日前,有媒体发表“印度网站‘我行贿了(ipaidabribe)’蹿红”文章,介绍了印度反腐败网站“我行贿了”成功经验。截至昨天,国内已出现三家效仿的克隆网站,分别是“我行贿了”、“我行贿啦”和“我贿赂了”。这三个网站出现后,立即吸引许多网友在上面发帖,揭露自己行贿内幕, 同时这些帖子引起许多跟帖评论,人气越来越旺。(据6月12日新华网)
腐败问题已是当前中国的一个毒瘤。针对腐败问题,党中央也是不遗余力,3月14日,温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就说道:“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在应对腐败问题上,党内的对权力监督应是主力军,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也是必不可少。但在群众对权力的监督上,又有很多现实的困境。比如实名写举报信的话,拿到举报信的官员,如果跟被举报者的关系比较好,很可能转手交给被举报者。这时,举报人就面临着被打击报复的危险,甚至会“被精神病”。另外,一些地方官员又“谈上访而色变”,百般阻拦,官员的腐败等问题也得不到揭露。这时,互联网因其方便、快捷、能迅速引起围观,甚至影响政府的决策过程,就成为一条重要的民间参与反腐之路。
为了更好地反腐,网友创办了“我行贿了”、“我行贿啦”和“我贿赂了”三家网站,让行贿者自己揭露自己的行贿内幕。行贿总是见不得人的,内情除了当事人之外,即使是自己的亲人,都可能是雾里看花,不知实情。受贿者以权谋私,恐受到法律的惩罚,遭受铁窗之苦,当然会惟恐避之而不及。这时,若让行贿者出来道出真相,得到政府的重视,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这些网站,又是以匿名的形式,当事人不担心遭到打击报复,有了说真话、实话的决心和勇气。当然,因为匿名,也难免会有传播不实信息、甚至是造谣诽谤的情况,这只能说明这种方式还需要完善,还需要调查取证。
可以说,这种反腐网站,是民间智慧的体现,对于这样的民间社会责任的举动,政府绝不能因其存在局限性而打压,而是要多帮助其完善机制建设,要重视上面反映的贪污腐败信息,进一步调查核实,依法查处和惩罚腐败行为,根除腐败毒瘤。 刘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