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上海铁路公安局唯一一名线路女民警,大学毕业后15年扎根深山,日复一日徒步巡线守护铁路安全;她是这片群山中的爱心使者,把群众疾苦挂在心头,热衷扶贫济困。合肥铁路公安处太湖站派出所女民警李淑华用坚韧与爱心,确保辖区铁路安全和沿线和谐安宁。
坚持巡查线路走出安全业绩
太湖车站是安徽皖西大别山区合(肥)九(江)铁路线上的一个深山小站,87.25公里辖区线路穿越了周边三个县连绵的丘陵和起伏的坡洼地。
1996年,合九铁路通车,李淑华调入太湖站派出所,由于合九铁路线没有防护网,李淑华的任务就是靠着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地走遍80多公里的铁道线及周围的村庄,向群众反复宣传安全知识,防止铁路线上线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李淑华一干就是15年。在这个平凡单调的岗位上,几乎每一个工作日,无论刮风下雨,她都坚持巡查线路。每天,她带着盒饭上路,一走常常就是一整天,累了就在村民家里歇脚。她被毒蛇咬伤过,胳膊不慎摔断过,鞋子磨破了几十双,这些都没有影响她对工作的劲头。
2007年,李淑华担任了太湖站派出所教导员,但坚持把深山巡查这个最艰苦的工作留给自己。这么多年来,李淑华每年行程达8000公里,徒步总里程已经超过10万公里。
在李淑华的努力和带动下,原本线路复杂、基础条件差、周边山区群众安全意识淡漠的太湖车站辖区,实现了从1998年以来线路案件和交通事故“零发生”,铁路运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
创新基层工作引起广泛反响
作为一名上世纪80年代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的女大学生,李淑华的同班同学,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大城市,唯独她把自己的事业默默扎进了深山的土壤。如今,李淑华是上海铁路公安局唯一的一名线路女民警,也是坚守在山区派出所时间最长的民警之一。
熟悉她的人介绍说,在危险面前,李淑华像男同志一样勇敢。10多年来,她多次在呼啸的火车前,临危不惧,解救群众和家畜,履行一名铁路民警的神圣职责。
2008年,太湖县城西乡树林村智残农民雷年发在铁道线附近放牛,列车即将经过,正在巡线的李淑华冒着生命危险,将雷年发和他的耕牛推离铁道线,刚刚回到安全地带,列车就呼啸而过。这样的情况,在她的工作中经历了很多次。
要确保铁道线路安全,李淑华经常对年轻民警说,基层民警应该做好“三心、四实、五勤”:宣传群众有耐心,服务群众要热心,解决群众疾苦用爱心;“三保”(保行车、保人身安全、保家畜)宣传工作实,社情调查实,线路巡查实,联防联控实;基本情况调查勤,线路治安巡查勤,重点对象回访勤,各种信息登记勤,遇到难题学习勤。
李淑华的这种工作方法,使她和铁路周围的群众打成了一片。耕牛挡道、车辆肇事和线路案件基本被杜绝,多起铁路交通事故成功得到预防。这套工作方法被上海铁路公安局命名为“李淑华线路工作法”,并在全局系统加以推广。
合肥铁路公安处政委朱承龙认为:“李淑华线路工作法,是对基层公安工作的创新,是执法执勤规范化、警民关系和谐化的充分体现,它使基层公安工作真正成为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一项光荣使命。”
群众冷暖挂在心头扶贫济困
在李淑华略显苍老的脸上,仍然可以看出她年轻时秀丽的面容。与许许多多女性一样,李淑华也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她从来没有追求过生活上的物质享受,而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与铁路沿线的一些困难群众生活改善紧密联系在一起。
10多年来,李淑华从一个姑娘变成了一个慈祥的母亲,常年就是一身警服,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但资助孩子和贫困老人多达10余万元。仅2009年以来,李淑华就为群众办好事185件,捐资5万余元扶贫帮困。受她长期资助的,不仅有6户贫困孤寡老人,前前后后还资助12个贫困孩子上学。
今年86岁高龄的孤寡老人张爱花,家住铁路沿线小池镇中心村。1997年,张爱花的聋哑儿子下地劳动过铁道时,不慎被火车碰撞身亡。老人领着没成年的孙女、孙子和一个重病的儿媳,生活陷入极端困境,孩子也面临辍学。李淑华主动担起这家人的生活重担,并资助两个孩子一直到初中毕业。这一资助就是13年。
2010年2月,已过八旬的张爱花不慎摔伤,行动不便,为了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李淑华每月从自己工资中掏出500元,雇了一个村民看护,并带老人到医院治疗直到康复。
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和奶奶相依为命的李奎生,是一个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苦孩子,平时生活费学杂费都是由李淑华资助。去年,李奎生以726分的高分考入省重点高中,李淑华高兴得马上给孩子买了一台复读机,又主动承担起孩子的高中学杂费,鼓励他说:“只要你能考上大学,我一定想办法资助你完成学业。”孩子怀着感恩的心对同学和老师说:“大妈妈(李淑华)就是我的亲妈妈。”
作为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的线路民警,李淑华每到沿线的一个村庄,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呼。城西乡树林村村委会主任李向群说:“如果共产党员和干部都能够像李淑华一样深入到老百姓家里去,为人民服务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了。”
太湖站派出所所长殷守印感慨地说,李淑华常年默默坚守在深山,用一片爱心感动了百姓,感染了周围的同事。她用无私的行动实现了人生最美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