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加盟店”专骗老外
2011年6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北京同仁堂“加盟店”专骗老外

前往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同仁堂南城天汇旅游药店的外国游客络绎不绝(5月14日摄)。
 

许多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时喜欢“看中医”,如参观问诊老字号“北京同仁堂”。然而,近日追踪采访发现,位于北京昌平的一家同仁堂旅游药店,采用欺骗手段将来源不明的中药标高价卖给外国游客,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而且损害了首都的形象。                                   据新华社

“影子医院”附身同仁堂

今年5月14日,美国人韦德在所住的王府井大酒店礼宾部报名,选择了北京中旅现代旅行社到明长陵、八达岭长城的“一日游”。韦德告诉记者:“导游说要介绍中国玉器和医药文化,就把我们带到了昌平区一家玉器城和一家名为‘北京同仁堂南城天汇旅游药店’的‘景点’。”

“我们逐一接受了诊脉。”韦德说,药店翻译告诉他,穿白大褂的“教授”说他肾虚,胃寒。“我发现‘教授’诊断出其他游客的病都和我差不多,都是‘肾’的问题。”

韦德告诉记者,他花780元买了一盒“补肾复春丸”,药店只提供了一张处方笺,拒绝提供收据。

业内人士透露,“北京同仁堂南城天汇旅游药店”是赴京外国人一日游的常规路线,前来参观者大多是不懂中文的外国游客。5月24日,记者在这家药店看到,十多位欧美面孔的游客被带入店内,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用英文讲解中医药知识,当她发现了中国人的面孔时,示意记者离开。

随后,记者又随一个韩国旅行团队进入大厅,四周的几个诊室都有身着白大褂的“老中医”在给游客把脉看病,每名中医身边,都站着一位翻译,很多游客“看完病”后按照处方购药,药店卖药后大多不开发票,只开收据,收据的落款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昌平中医门诊部”。记者还发现,一些游客购买的药品包装盒上印有“北京汉慈中医院”位于“北京同仁堂南城天汇旅游药店内”等字样。

无论是“门诊部”还是“中医院”,在“北京同仁堂南城天汇旅游药店”里都没有正规的标识和介绍,就像隐藏在同仁堂店内的“影子医院”。

“高价药”涉嫌欺诈

这些“影子医院”和北京同仁堂是何关系,他们究竟从事何种勾当?记者为此走访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北京同仁堂南城天汇旅游药店”是同仁堂的加盟店,几年来严格执行国家法规,未销售过高价不明药品。如果那药是在药店里的汉慈中医院买的,“就和我们没关系”。

然而,一名英国游客出示给记者的发票上,赫然盖着“北京同仁堂南城天汇旅游药店”的发票专用章。今年1月27日,他在“北京同仁堂南城天汇旅游药店”内被诊脉后,买了两盒“壮骨通痹丸”,共花去1720元人民币。

如此高价的中药是哪里生产的,有哪些成分?记者从几位外国游客处获得了他们所购买的4种药品,分别为茵陈五苓丸、壮骨通痹丸、降糖益肾方、补肾复春丸,并带着这些药品走访了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药监局工作人员查看药品后告诉记者,“壮骨通痹丸”和“补肾复春丸”属于医疗制剂,其说明书和标签不合规定;“补肾复春丸”的批准文号应为京药制字Z20061011,药盒上所印与批准文号不符,属于违规。“降糖益肾方”药盒上没有药准字号,“茵陈五苓丸”的包装和规格与批号不符。

游客遭遇投诉难

北京一家旅游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由于语言不通、旅行社和酒店礼宾部人员联手欺瞒、旅游主管部门没有英语投诉平台等原因,外国游客投诉困难。

西班牙一家日报驻华记者帕布罗告诉记者,在“北京同仁堂南城天汇旅游药店”受骗后,他曾向北京市旅游局、红太阳旅行社和所住酒店投诉,但至今为止,只有酒店给他赔了700元,其余数十封投诉邮件石沉大海。

神州国旅、北京目的地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等多家旅行社呼吁,进一步加大对此类“黑景点”的查处力度;同时,严禁所谓“旅游中医咨询”业务,杜绝医疗机构从事特别是针对入境国际游客的所谓“中医咨询业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认为,近年来“中医”等特色旅游市场迅速崛起,但相关监管却有些滞后;旅游部门应与卫生医药部门联手规范市场,统一标准和收费。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