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安徽庐江人,曾任新编第三十八师师长,远征缅甸。本文作者早年考取新三十八师教导总队第五期学生队,到印度的蓝姆伽接受为期6个月的军事训练。毕业后,分配至新三十八师所属部队服务,并追随孙立人参加缅甸反击战。
英缅军请求中国军队支援
1942年3月,日军向缅甸进攻,势如破竹。英缅第一师被迫退到仁安羌。日军三十三师团得到这个情报,立即派所属二一四和二一五两个联队,沿伊洛瓦底江东岸,绕到英缅军后方,将7000英缅军包围在仁安羌以北地区。
英缅军处境危急,请求中国军队派兵救援。此时,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立即命令所属一一三团前往仁安羌解英缅军之围。
士兵跑1000米去喝水
孙立人于1942年4月18日天快亮时,也赶到前线。这时,一一三团刘放吾团长向孙立人诉苦道:“天气太热,又没有水喝,官兵受不了。”孙立人看了看地图,对刘团长说:“你们离宾河只有1000米,可以到那里找水喝。”
官兵们急着要到宾河去喝水,再也顾不得前面有什么敌情,一个个奋勇向前跃进。到了河边,迫不及待地掬水而饮,有的甚至还伏在河边,让嘴巴直接贴近水面牛饮,喝个痛快!他们这时才深切体会到“荒漠甘泉”这句话的含义。
解救被围英缅军
一一三团准备第二天拂晓展开攻击。英军第一军团长斯利姆认为英缅军实在支撑不到明天,请求孙立人立即攻击。他说:“这是那边斯考特师长的要求。”孙立人请他给斯考特师长打个电话,告诉他务必再死守一天。斯利姆面有难色,孙立人说:“可否由我和斯考特师长直接通话?”斯利姆遂把电话筒交给孙立人。孙立人以坚定的口吻告诉斯考特:“贵师既已忍耐了两天,无论如何再坚持这最后一天,中国军队一定负责在明天下午6时以前,将贵师完全解救出来!”对方以半信半疑的口吻问孙立人:“到底有没有把握?”孙立人坚定地回答:“中国军队连我在内,纵使战到最后一人,也一定要把贵师解救出来。”对方这才没有话说了。孙立人回到前线指挥所,立即对刘放吾团长下达了作战命令。
4月19日凌晨4时30分,攻击行动开始,孙立人亲率一一三团官兵,奋不顾身,在火网中与日军肉搏,12个半小时后,击溃日军,把被围的英缅军7000多人解救出来。
过去英美军队凭着装备好、生活条件好的优势,对中国军队很是轻视。但这一战役后,他们对中国军队的看法改变了,见了我们就竖起大拇指,大声地叫“中国人顶好!”
炮弹在掩体的树梢“开花”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这个步兵排,奉命担任向缅北瓦鲁班搜索敌情的任务遇到的战斗。
当我们将要走出山谷,准备通过开阔地时,忽然听到几声枪响,原来是前方的搜索兵与敌人的步哨遭遇了。我们便迅速地占领附近的高地,一面监视敌情,一面构筑工事。
不久,敌人的炮弹打了过来。“轰”的一声,一发炮弹在我们掩体上空的树梢爆炸,残枝败叶纷纷落下,阵地弥漫着一团黑色的硝烟,充塞着浓浓的火药味。“班长,我的脚!糟了,我的脚。”与我躲在同一掩体的轻机枪手李德能,一面哭嚷着,一面紧张地解开绑腿。我看见他右脚的脚背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正当我从干粮袋里取出急救包准备为他包扎时,又一发炮弹在我们的上空爆炸,我扑倒在地,感到右大腿被外物重重地一击,随即发现鲜血已把我右腿的裤管染成了红色。我被担架抬到连部急救后,即听说当我离开那掩体的一瞬间,另一发炮弹不偏不倚地打中了那个掩体,可怜的轻机枪手李德能因来不及躲避,连尸首也炸飞了。
负伤的我在连部见到了师长孙立人,他恰巧到连指挥所巡视,看见我被担架抬到,立即很关心地走过来,亲切地问道:“你哪儿负伤了?”并检视我的伤口,再三叮嘱:“你要好好疗养。”
不下孟关不剃须
我军在攻下于邦后,下一攻击目标就是孟关。该地是胡康河谷最重要的据点,是日军十八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亲自坐镇,他早已构筑了坚固阵地,企图在此与我军决一死战。
1944年春,孙立人师长自进入胡康河谷之后,就再没有剃过胡子。官兵们看到师长满脸胡茬,就都传说孙师长“不下孟关,不剃胡子”,以显示他的决心。
孙师长研判当前敌情,认为欲攻孟关,必先攻取瓦鲁班,使孟关日军腹背受敌,不战自乱。并迅速命令一一三团放弃原向南攻击沙杜渣的任务,调转头来,从密林中迂回瓦鲁班向日军侧背进攻。
这一年的3月5日,日军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觉出当前情势对己不利,急忙率领残余日军向南逃逸,在司令部的关防都来不及带走。孟关,便在当日下午被我军夺下。此次,我军活捉到日本兵今田宽敏,他交待说:十八师团官兵差不多都知道孙立人师长的威名,又吃过新三十八师几次苦头,所以对孙立人师长又恨又怕。
文史之窗
毛泽东为什么没批准宋庆龄入党
从大革命开始,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经历了几十年的考验,无论在胜利还是遇到挫折时,她与共产党的合作始终如一,在心中早已把共产党视为孙中山革命理想和事业最忠诚的继承者和领导者。
1956年9月,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邀,宋庆龄列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她无比激动,这是她“毕生中感到最光荣和最愉快的事”。
在会上,宋庆龄发自肺腑地说:“没有党的领导,我们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我坚信将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终于会成为全世界一种通行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也一定会实现。”
1957年4月,宋庆龄在上海寓所会见刘少奇。
刘少奇向她谈起共产党内正在开展整风运动,并言辞恳切地说:“孙中山先生很有才华和魄力,献身革命几十年如一日,之所以没有成功,就因为没有一个好党。”
宋庆龄点头称是,非常赞成这一见解。她向刘少奇倾吐了自己埋在心中的渴望:“我希望参加共产党。”
刘少奇听后,非常高兴,但还是慎重地表示:“这是一件大事情,我将转报党中央和毛主席。”
不久,周恩来和刘少奇在上海宋庆龄寓所向她转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意见。
刘少奇诚恳地说:“党中央认真地讨论了你的入党要求,从现在情况看,你暂时留在党外对革命所起的作用更大些。你虽然没有入党,我们党的一切大事,都随时告诉你,你都可以参与。”
毛泽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建国后,党内所有重要文件都送给宋庆龄审阅。
摘自《毛泽东与巾帼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