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艰难气若虹
2011年6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身处艰难气若虹
缅怀中国革命的先行者陈独秀
记者 刘海泉 文/图
鹤山坪陈独秀故居
陈独秀像
位于安庆的陈独秀墓
 

他的一生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并领导了“五四”运动,被誉为“思想界的明星”;他创办刊物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担任中共第一任总书记,与同道一起完成“开天辟地”的伟业;他晚年流落四川却拒绝蒋介石的接济,清苦中从事学术研究。他就是陈独秀,从安徽走出去的中国革命的先行者。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简要回顾陈独秀的一生,并采访他的孙儿孙女,以此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

他的老家:过去的陈家老屋颇有气势

安庆城北十余里,有山自西向东起伏蜿蜒,山色青黛,远望如苍龙翼然兀立,名为“大龙山”。龙山群峰连绵,众山环卫,中有一峰如天外飞来,这就是“独秀山”。

1879年10月9日,陈独秀就出生在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

后来,他们住在安庆城里,如今,安庆江边陈家的老屋早被拆毁,老屋的遗址归属当地的自来水厂,被修建成了平整的篮球场,原址上竖立着一块碑,说明这是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家的旧址。

据了解,当年老屋是安庆有名的陈家大洋房子,共五进,有三个天井,宅前宅后都有花园,大门楼有一丈多宽,颇有气势。

他的功绩:高举科学、民主两面旗帜

陈独秀自幼丧父,小时候性格十分倔强,无论挨了怎样的毒打,总是立定不动,一声不哭,严厉的曾祖父对此评价道:“这个孩子长大后,不成龙,便成蛇。”

1897年,陈独秀入杭州求是书院学习(浙大前身),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流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班学习。

辛亥前后十余年,陈独秀一肩行李、一把雨伞,足迹遍及江淮南北,到处物色革命同志。在诸多活动中,他以办报刊为核心。他先后办报刊数十种,如《安徽俗话报》,《新青年》等,对国民性的改造不遗余力。他始终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运动,领导了划时代的“五四”运动,被推崇为“思想界的明星”。

1921年7月23日,陈独秀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共总书记。

他的晚年:流落四川江津多次搬迁

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1937年抗战爆发后,陈独秀于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他拒绝蒋介石的接济,在清苦中从事学术研究。

在江津期间,陈独秀依然飘泊不定,多次搬迁。后来,在江津县长黄鹏基的安排下,陈独秀迁到县城大西门外十多公里的鹤山坪施家大院居住。在这里只住一个多月后,陈独秀便搬到了离施家大院不远的鹤山坪石墙院“杨氏山庄”住了下来,直至去世。

他的身后:革命先驱终在家乡安息

陈独秀曾说过:我们安庆有座“独秀山”,我不过说我是这座山下的居民而已。这是陈独秀解释自己名字的由来。

1947年,陈独秀病逝于四川江津。1947年2月,陈松年根据父亲的遗言,雇船载着祖母、父亲两具灵柩,回到了家乡安庆,将父亲葬于安庆北门叶家冲(现属十里铺),与陈独秀原配夫人高晓岚合葬。

多年以后,陈松年带着子女去给父亲扫墓,发现墓已难找。后经多方寻问,找到了当年抬灵柩的老农民朱雅盛,经其指点,才找到了陈独秀墓。然而,墓已不像墓了,只是荒草丛中的一个小土堆。

扫墓归来,陈松年写信给安庆市有关部门,反映陈独秀墓冢情况。 1979年10月,正值陈独秀诞辰百年之际,安庆市政府拨款协助陈松年重修陈独秀墓。

1998年,陈独秀墓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国家旅游局批准安庆独秀园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链 接

陈独秀的后人

陈独秀有四个儿子,长子延年、次子乔年均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革命失败后相继在上海就义;四子鹤年上中学时便投身革命,后移居香港;惟三子松年从小随生母住在安庆,后来是安庆市文史馆馆员、省文史馆馆员,上世纪90年代初病逝于合肥。

陈松年一生谨小慎微,育有一双儿女,子陈长琦现在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女陈长璞现在安庆文化管理局工作,对革命文物情有独钟,据称其性格很是直率,颇有其祖遗风。

陈长璞曾担任独秀园管理处主任职务,目前她的身份是安庆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记者与其电话联系,她正在外地。

1947年出生的陈长琦,是陈独秀的长孙,为人谦虚低调。5月31日,记者对话了他。

记者:“您对爷爷陈独秀有什么印象?”

陈长琦: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陈独秀早就见马克思了,就不好评价。”

记者: “关于陈独秀的研究,您是否经常关注?”

陈长琦:“现在国内、国外有很多关于老爷子(陈独秀)的研究评论,我也看了不少,但是我也不评价。”

记者:“可以谈谈您个人的成长道路吗?”

陈长琦:“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当记者主动告知自己的姓名时,陈长琦突然有了兴致:“那你的名字和刘海粟一字之差。”随即,他简单提及刘海粟大师和陈独秀当年的交往。

早年,刘海粟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时,想打破世俗画人体画,但又有顾虑。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就鼓励他、支持他大胆向西方画派学习。

1935年秋,刘海粟刚刚从欧洲开个人画展回国,便探望在监狱中的陈独秀。临别时,刘海粟拿出纸和笔墨,向陈独秀索字留念。

陈独秀稍作沉思后欣然提笔挥写道:“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