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滚铁环、跳猴皮筋……每个人都曾有过美好的童年,那是儿时的记忆,也是一生的回味。时光的车轮来到了当今,现在的孩子们,他们的小脑袋里又在想些什么呢?
为了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记者近日兵分多路,制作了300份调查问卷,走近300多位孩子,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喜怒哀乐。
调查地点:合肥永红路小学、南门小学、六安路小学、双岗小学、乐农小学、科大附小等近10所小学
调查对象:7至12岁小学生
调查方法:在学校门口,向小学生们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统计他们选择的答案,并现场采访他们现在自己的想法。
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金钱观”、“人生理想”、“学习生活”、“与父母的关系”和“口头禅及童谣”。学生通过勾取答案的形式完成调查问卷,296份调查问卷真实有效。
金钱观
50%的学生认为压岁钱多有面子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的压岁钱也随之增多。记者在调查问卷中专门设置了关于压岁钱的相关问题。据调查结果显示, 65%的学生压岁钱在1000~5000元。
对于“平常压岁钱怎么使用?”这一问题的回答,52%的学生选择自己储存,41%的学生选择上交父母,7%的孩子选择买书。
调查问卷显示,93%的学生不会主动跟其他同学攀比压岁钱数目,仅有7%的学生选择会跟其他同学攀比。如果攀比的话,50%的学生认为压岁钱多会很有面子。
52%的学生偶尔要零花钱
“你平时主动向父母要零花钱吗?”52%的学生选择“很少要”,48%的同学选择不向父母要零花钱。
“零花钱会怎么花呢?”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43%的学生会选择用来买书,有44%的学生会用于其他用途,仅有13%的学生会选择买零食和买玩具。
对于有没有通过欺骗父母获得零花钱的调查,96%的学生选择“没有”,仅有4%的学生有过欺骗父母获得零花钱的经历。大多数学生也没有不经父母同意私自拿钱去花的经历。
专家说:引导孩子有节制地去花钱
对于这样的一份调查结果,安徽省心理咨询学会副会长江俊则认为,如果结果真如调查显示,真是令人欣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可能有孩子掩饰的成分,他们乐于展示自己良好的一面。
江俊表示,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当多了解家庭教育学、心理发展教育知识,多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不强,父母应当帮助孩子把大笔资金管理起来,引导孩子有节制、有用途地去花钱,平时还应当注意培养孩子的投资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金钱观。
对于攀比压岁钱或零花钱的问题,江俊认为,越自卑的孩子越喜欢攀比,他们会觉得攀比成功能够撑起自己一点自信的天空,这需要家长正确引导。
与父母的关系
38%的学生希望父母减压
在调查中,在“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的问题中,共设置了五个答案:“A、多陪陪我 B、不要经常与别的家长攀比 C、要经常给我鼓励 D、不要给我太大压力 E、其他。”38%的学生选择了“不要给我太大压力”,28%的学生表示“要经常给我鼓励”。
调查显示,大多数低年级同学希望父母多陪陪自己,但是高年级同学则通常希望父母经常给自己鼓励。也有个别学生直接在调查问卷上写下:“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养育之恩!”这样的语句,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六一”礼物期望各不同
在进行“六一当天,你想让父母为你送什么礼物?”这项调查时,31%的学生选择了书籍,有38%的学生选择了玩具等其他物品。
根据调查显示,选择书籍的大多为五、六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四年级以下的小学生多会选择父母陪伴、玩具等作为“六一”礼物。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希望得到父母送给的衣物、零花钱等作为过节礼物。
51%的孩子比较喜欢妈妈
专家说: 父母要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
孩子对父母的喜爱,江俊分析说要从几个角度看。第一种角度是男孩多喜欢爸爸,女孩多喜欢妈妈,因为在自己的角色认同上,孩子会模仿认同和自己同性的父母亲;第二种角度是孩子不喜欢严肃的家教模式,如果父母亲一方教育模式比较宽松,孩子则会喜欢这样的父母亲;第三种角度是孩子从心底里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爸爸或妈妈。
对于六一礼物的选择,江俊说: “低年级的孩子依赖性较强,心理还比较稚嫩,所以他们大多会希望父母陪伴,也比较喜欢玩具这样的礼物。而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并且课业负担也日益加重,一般会选择书籍,而此时他们已经开始觉得玩具有些幼稚。”
关于学习压力,江俊认为这与父母平常的教育不无关系,许多家长将自己的生存焦虑传递给了孩子, “如果学习不好,未来可能会拉板车、扫马路等等。”这样的教育模式会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
江俊建议父母应当多给孩子一些独立的成长空间,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少说孩子笨和懒,不要强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更不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