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25日上午到昨天下午5点左右,经过30多个小时的努力,合肥市宿松路与在建的水阳江路交口的古墓发掘工作告一段落。该古墓也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虽留有被盗痕迹,但仍然出土了铜钱、陪葬木俑、陶制碾子等珍贵文物。
墓主人为一对宋代夫妻
25日上午,正在改造的水阳江路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的挖掘机一铲挖出了一个青砖堆,后经文物部门认定,为古墓遗址。经过30多个小时的挖掘,昨天下午5点左右,古墓整体轮廓显现。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古墓呈船形,长约5米、宽约2.8米、深约0.8米,四周及底部均用青砖铺设。该古墓的“大门”朝西南方向,其中,北、南两侧各有5个龛,东边墓壁正中也有一个龛,这些龛高约40厘米,宽约14厘米。据介绍,龛是供奉佛像或神位用的,在此墓的龛中,发现大量木俑。“这是一个典型的宋代船形砖室墓,初步推测,认定此墓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彭飞告诉记者,“该墓早年被盗过,墓主的遗骨尚未发现。”
仍有不少文物出土
昨天下午两点开始,墓穴淤泥逐渐被清理完毕。在位于古墓东北角的一个龛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此次发掘工作中的第一件文物——印有“开元通宝”字样的铜钱。此后,在其他龛以及棺材板下方,均挖掘出铜钱,共有七八枚。
此后,墓穴南侧墓壁下方挖出大量陶罐碎片,后又在南侧几个龛中发现数个“木俑”。据考古人员介绍,木俑为陪葬品。另外,在离墓穴“大门”30厘米左右的棺材板下方,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陶制器具被发现。据了解,该陶制品为长方体,有近20厘米长,文物专家初步认定为碾子,但其用途目前还不得知,有待进一步考证。彭飞介绍,发掘工作已经结束,下一步将会对墓穴进行回填。“这个墓穴比较普通,在合肥其他地方也发掘过,但此墓穴出土的陶制碾子以及一些木俑还是比较有研究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