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变“院仕”不是个新问题
分赃不均
非常道
学生脱衣抗议 揭了官场套话老底
下一篇4 2011年5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院士变“院仕”不是个新问题

钱兆成
 

5月25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对此,工程院人员称不能因职务、身份拒人于门外。(5月26日《京华时报》)  看完这则新闻,有一种“至今已觉不新鲜”的感觉。类似的新闻信手拈来:2009年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 85%是现任官员;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中,均有校长、院长、董事长等职务,仅有一人例外(2009年12 月17日《中国新闻周刊》)

社会上早已出现各种声音,有人质疑评选标准,有人认为是院士官僚化的表现。笔者认为,官僚在变成院仕,院士也在异化为官僚。

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参与院士评选,本身就给一场权力角逐大赛增加了几分权术的味道。在权力主导一切的当下,给人一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感觉。官僚变成院仕,何其易哉!

不过,院士异化为官僚才是极其危险的事情。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官员度”平均官职略高于厅局级副职,而实际上,一旦成为了院士即享受“副部级”待遇,即便没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厕身其间,一个个峨冠博带的院士也将工程院变成了活脱脱的高官俱乐部。   现任官员可能通过权力的影响力,成功当选院士,在行政级别上自然能更上一层楼,拥有院士身份的学者也可能异化为云大尹副教授口中的“学霸”,学术身份对科研项目申请的影响巨大,在中国科学院2001年到2005年的增选院士中,他们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和获得院士头衔之前相比,“平均每个院士增加0.41个项目”。院士的称号和获得基金项目的数量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按相关章程的规定,院士是自然科学技术方面或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属于一种荣誉。但是我们缺乏照章办事的“傻气”,在一个聪明人的国度里不会缺乏更加聪明的人,院士变“院仕”不是个新问题,也将不会是一个旧问题。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