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弯腰,都是奉献一片爱心
2011年5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每一次弯腰,都是奉献一片爱心

记者 刘海泉 文/图
邵旺洲、盛金秀夫妇准备出门捡垃圾
盛金秀“展示”自己捡来的饮料瓶
 

一对老夫妻月收入三四千元,却“爱上”捡破烂;不是为了钱,而是用此特殊的形式来资助一位不幸的老人,三年来,

在风景秀丽的池州,每当傍晚时分,一对年近六旬的夫妻,就会从市区的建设路、虎泉路,再到秀山路,一边散着步,一边搜集着地上、角落里的饮料瓶。他们是拾垃圾的?不是!不过,他们每一次弯腰捡拾,默默之中,就是对一位不幸老人的一点爱心帮助。

七旬老太捡废品引发同情

今年66岁的邵旺洲和59岁的盛金秀,是对老夫妻,都是池州市供电局的退休职工,两个人每月的退休工资有三四千元。

两年前,每天在公园晨练的时候,盛金秀总能看到一位老太太,颤颤巍巍地在一旁的垃圾桶里翻找、搜寻饮料瓶。盛金秀很好奇:“这么大年纪,看上去身体又不好,怎么还这么辛苦?”一询问,才知道,原来老太太晚年家庭遭变故,没办法才捡起了废品。

这个老太太姓金,今年71岁了,家住黄山岭铅锌矿,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但是横祸却接二连三地降临到这个孱弱的家庭。几年前,大儿媳出车祸死了;次年二儿子又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媳妇又改嫁出走,只留下一个五六岁的孙子,由老夫妻俩抚养。

由于金老太没有收入来源,老伴身体一直不好,加上还要供孙子上学,无奈之下,年迈的老人只好靠捡拾废品来补贴家用。

盛金秀告诉记者,知道金老太的遭遇后,自己就想帮她一把,但是金老太也是要强的人,非亲非故的,她死活不愿接受别人的金钱捐助。“我回来跟老伴一商量,就想了个办法,我们决定每天帮老人捡拾些饮料瓶子,交给老人去卖。”

奉献爱心不需太多理由

“我就跟她讲,你岁数大,不要在外面跑了。我们夫妻俩以后会帮你多捡些瓶子。”盛金秀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她和丈夫就每天利用晨跑或晚饭后散步,坚持捡拾塑料瓶子。

“一天下来,总有几十个。我自己也不卖,散步的时候,在路上碰到金老太,我就把瓶子交给她。”“以这种方式帮助她,老人能够接受,对我们也是不费力的事。”邵旺洲说:“说实在的,我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后来条件好一些了,见别人吃苦总想帮人家一把。”

“刚开始有点不大好意思,都是供电局的职工,住在一起,有时候路上看到饮料瓶,熟人在场,也不好意思当场去捡。”盛阿姨说,后来他们就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我们故意大声说,是谁把瓶子乱扔,一点环保意识都没有。然后我就坦然地把瓶子捡起来了。哈哈哈!”聊起当初自己的这点小伎俩,邵师傅夫妻俩爽朗地笑开了。

盛金秀告诉记者,每次金老太看到她送瓶子过去,一个劲地说着感谢的话。“我知道她可能觉得这样麻烦我们,不好意思。我就‘吓唬’她说,‘你不要讲谢谢,不然我就不帮你捡瓶子,也不理你了。’”

三年来,无论早晨还是夜晚,邵师傅夫妻俩只要出外散步或活动,总不忘带上塑料袋顺便捡拾饮料瓶。

爱心在坚持中悄然传递

在邵师傅家里,记者观察了一下,房子不大,70多平方米,摆设的都是老式家具,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两个人退休工资不到四千元,五个孩子,钱对我们来说,只能说是够用。”盛阿姨向记者坦言道,“真想要拿钱来捐助别人,也没有那个能力,只能讲是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邵师傅夫妻俩帮助他人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池州市供电局有位女工程师,年轻的时候,丈夫不幸去世,就剩下她独自拉扯孩子,生活很凄苦。“我们看在眼里,很心疼她。有时候孩子放学回来,我就塞给孩子一两百块钱,买点吃的穿的。”盛阿姨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20年前,那时候,这些钱几乎是他们夫妻俩一个月的工资。

“就拾荒这个事情,大家一开始都很好奇,知道情况后,他们也很受感动,有的还主动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有个理发店的老板娘,跟我跳舞锻炼时认识的,看我们天天捡瓶子,她也帮我捡。”盛金秀接着说,现在他们供电局宿舍很多老邻居,都养成了捡塑料瓶的习惯,集中起来由我转交给金老太。“举手之劳,还能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呢?”

“邵师傅人不错!”“他们夫妻俩是好人!”记者在供电新村随机采访了几位大爷、大妈,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评语。

“不管怎么样,以后能帮助别人的,我和老伴肯定都会去做。”采访结束时,邵师傅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