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丁岗镇华墅村,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村庄,即将走到尽头。一望无际的土地已经被推平,仅残留下稀稀落落的一些民宅。取代这个村庄的,将是一片4500亩地的高尔夫球场。
早在2004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明文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然而,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全国大致新增了320个18洞高尔夫球场,数量多了近两倍,华墅村只是其中一例。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尔夫球场项目无疑已经陷入“清查、建设、再清查、再建设”的投资怪圈。
作为投资商,追逐利润最高点和讲究效益最大化是其至上原则和根本动机。由于地块面积大且偏离市区,周边配套设施滞后,加上高尔夫的建造标准要求严格、消费群体单一受限,因此单纯开发高尔夫球场项目,面临着建设周期长和投资回收慢的双重困难,给政府施加压力的谈判“筹码”和政策“挟持”随之而来。与此同时,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实现自己的行政意愿和政绩目标,带动偏远地带的协同发展,获取土地财政的巨额收益和基础设施的搭车建设,积极鼓励一些实力投资商参与“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
因此,大批高尔夫项目得以上马。于是,在官商博弈的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中,行政命令失灵,法律遵从在一次次的投资冲动和财政意淫中节节败退。笔者以为,再不进行行之有效的行政约束和法律严惩,待高尔夫球场遍地开花之时,便是18亿亩耕地红线拭去东流的家园忌日。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