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碧城:中国第一女报人
他们创造了民国文学的N个第一
3上一篇 2011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他们创造了民国文学的N个第一

朱玉婷/文
 

关于文学,那是一个远去的时代,因为无论如何都再也找不回那时的腔调和文字。而它又是一个不曾远去的年代,至今无数人仍在孜孜不倦地阅读着那个时代的文字。

既有传统之古朴,又有西洋之新锐;既容左派之激进,又允右派之守旧。张恨水、吕碧城、胡适……他们在民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而他们都是安徽人。

胡适:开创了新文学数个第一

1917年,当时胡适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石破天惊,引起很大反响。后来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透露,胡适当时写那篇文章,原是在美国主编的《留学生季报》用的,后来抄了一份发表在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上。

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尝试集》的新诗充满试验性质,并不成熟。诗人余光中认为“胡适等人在新诗方面的重要性也大半是历史的,不是美学的”。《尝试集》出版后,的确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剧情里女主角留下“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断”的字条,与恋人离家出走。这是受亨利·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

他的小说《一个问题》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流派“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叶圣陶、罗家伦、杨振声、冰心等。

张恨水:一支笔养活一家16口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一生写下30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勾勒出20世纪前半叶的社会图景。1914年,张恨水在汉口发表文章时,就用了“恨水”这个名字。张恨水自己说,“恨水”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乌夜啼》中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时刻勉励自己要珍惜时间。

1919年初春,23岁的张恨水任芜湖《皖江报》总编辑,从此开始了他的报人生涯。1919年,北京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风吹到了芜湖,他放着总编辑不做,到北京成了“北漂”一族,为了生计,任职多家报纸,兼职外报的驻京记者,为上海、芜湖的报纸特约撰稿,被称为“新闻苦力”。

在张恨水眼中,写小说就是糊口的营生,一支笔养活了自家16口人,建国后,他是少有的靠稿费生活的专职作家。张恨水的小说是通俗、畅销的路子,但其章回体小说的底色是雅的。

冯玉祥:民国将领中写诗最多

在众多的民国将领中,有不少人是读过书的,喜欢舞文弄墨。豪杰胸怀,自然以诗歌抒发最为合适。民国将领中写诗最多的人却是14岁就当了兵、没读过几天书的冯玉祥将军,一生中竟写下了1400首诗。

戎马生涯中,每当驻扎在一个地方时,冯玉祥都要抽闲暇时间,亲自带领部属官兵大量植树,被当地群众尊为“植树将军”。他还十分注意爱护树木。行军打仗时,他都劝诫士兵,不许践踏树木。屯兵徐州时,发动广大官兵植树造林,曾作护林诗一首:“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其爱树之情,可谓真切。其琅琅上口之诗作,很是幽默。

冯玉祥除了有“植树将军”之美誉外,还有“基督将军”、“布衣将军”之称谓,还应该加上一条:“诗歌将军”。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