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微博都“呱”些啥?
2011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政府微博都“呱”些啥?
官方微博如雨后春笋,百姓期待:多关注民生
 

跟肥东县委书记聊聊天,感受合肥公安局的及时温馨提示……web2.0来了,合肥乃至安徽的政府部门可不是“奥特曼”,(“outman”谐音,意为落后于潮流的人)纷纷开起“围脖”。

政府开微博安徽居全国第14

“是5月8日举办的,全天呢。”

“唉,迟一步,可惜了。”

这两人正在聊到的是在合肥市包河区“我与特警有个约会”活动,而对话的人,一位叫作“冰箱里的果冻”,另一位则叫作“合肥第一城区包河区”。

4月22日,“安徽第一城区包河区”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取得“身份证”的由区一级党委、政府开设的微博。

刚巧在同一天,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发布了我国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3月20日,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三大平台上进行实名认证的全国政务机构微博共有1708个,在全国政务机构微博地区排行榜中,安徽排在第14位。

政府微博感觉像是好朋友

“微博控”们也许都熟悉安徽省公安厅的官方微博“安徽公安在线”、合肥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合肥110”等政务机构微博。再加上四月通过认证的包河区政府官方微博“安徽第一城区包河区”,政府微博的声势还真是不弱。

包河区宣传部副部长李梅和其他两位同事一起创立了“安徽第一城区包河区”的微博,并且一直都由他们负责发布消息,与大家互动。

微博网友“合肥的小麦”也是“安徽第一城区包河区”的粉丝之一,她告诉记者:“感觉很亲民、很神速,像我,从来不看政府网站,心里总是觉得那里的公文会比较冗长、严肃。但是在微博上的话,跟政府的沟通就会轻松多了。最关键的是可以互动,感觉彼此很像好朋友。”

政府微博都说了些啥?

●信息发布

“2011年包河区教育民生政策再给力。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这是“安徽第一城区包河区”4月27日16点58分发布的一条微博。记者观察到,仅在3分钟之后,就有网友“呵呵阿亮”发表了评论“ 好事,德政。拥护!”还有一位叫做“谢谢小谢谢啊的”的网友说道:“嗯!是好政策,但要注意实施的公平公正透明。”

●活动“直播”

4月2日上午,“安徽公安在线”微博连发7条附带照片的微博,向粉丝们直播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徐立全带领厅党委成员、厅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赴大蜀山烈士林园祭扫“警魂墙”的活动,除了对活动全程进行图文发布外,还介绍了2010年我省公安队伍中牺牲和受伤的人数。这7条微博的回复总数为86条,转发总数为99次。

●友情提示

“目前,网络诈骗花样五花八门,门类繁多”,我们尽量要通过正规途径证实信息的可信性,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消息,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安徽公安在线”发布的一条微博,够贴心吧?网友“L剑胆琴心”回应道:“ 诈骗手段应该说是防不胜防,大家遇事就是要多想想,就会避免了!”

建个政府官方微博一点也不难,只要注册一下,再填写下资料,上传个头像,向官方申请下认证,没多久就搞定了。可之后的事情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忙些啥。

跟县委书记微博上聊聊

“大勇生与大智;求智原为求仁;不惧不惑不忧,全凭无间精诚。”这是肥东县委书记杨宏星微博的个性签名。记者在新浪微博上找到了这位县委书记的微博:杨宏星1968,粉丝数已经有了6000多人。

杨宏星的微博跟一般的政府微博差别蛮大,大部分时候,他都在记录自己做了什么。“早晨往汇景东边打扫卫生,党员志愿者。十点往合肥看滨湖精细化绿化。”等等。除了这些,杨书记还会偶尔絮叨下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冒。鼻塞。”或是“雨不大,还在下。改稿,眼都痛了。歇。”杨书记的语言风格绝对简洁、干练,很多时候连主语都没有,和大家聊起天来,语气很轻松,就像跟熟人聊着家常一样。

“微博很好的两个功能:定向传播、消息传播速度快。干部开微博,对他们获取各方面信息有很大帮助。其实很多部门如果能采取开设‘官方微博’的手段,工作能做得更好。”在与记者网聊时,杨宏星说。

百姓期待微博“超能力”

微博在成为网友们关注时事、表达民意窗口的同时,也成为党政部门、官员的舆论阵地。政府和官员们既然开了微博,就总得为老百姓做点什么。除了简单的信息发布、活动“直播”和温馨提示,老百姓们其实还希望微博能够拥有更多的“超能力”。

“既然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便捷的渠道,政府微博也可以多利用微博来多多地倾听百姓的想法。”微博网友“Top_CD”说道。

包河区宣传部副部长李梅说:“我们的微博开通时间还不长,到现在除了一个市民向我们问路之外,还没有人向我们反映情况、请求帮助等。如果以后有人通过我们的微博反映情况、请求帮助,我们肯定义不容辞。”

“我觉得政府微博应有几个目的:树立政府形象,了解民意并引导舆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姜红如是说。

见习记者 杨璨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