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地处岷江上游,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中国4个羌族聚居县之一。“5·12”地震突然来临,汶川县城与外界联系中断,瞬间成为一个孤岛。也正因为这场惊天浩劫,让汶川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3年后,本报特派记者重返地震灾区看变化,驱车向汶川县城进发……
如今从映秀镇到汶川县城几乎全是曲折陡峭的山路,路上仍能看到被震落的山体、滚落的巨石、被毁坏的老路和桥梁。不过新修好的公路路况非常好,全程几乎没遭遇任何颠簸,而附近不远处,都汶(都江堰到汶川)高速映秀-汶川县城段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施工。
在穿越了五六个隧道,行驶1个小时后,一个硕大的大禹雕像出现在记者眼前。向导告诉记者:这就是汶川县城了,汶川县是大禹故里,大禹文化就是汶川县的灵魂。
进入汶川县城后,眼前已是一派祥和、安逸的景象:街上熙熙攘攘,成排的新房拔地而起,人们穿着时尚、表情舒展。这就是汶川——那个曾遭受重创的地方?让人难以置信。“经历了这场大灾难后,汶川人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汶川县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行走在震后3年的汶川县城街道上,虽然空气中弥漫着灰尘,但县城四周光秃的山坡上却已经浮现出一层层淡绿。路过汶川县城中的汶川一小,教室中传出琅琅读书声,孩子们在操场上撒野奔跑……那一声声清脆的读书声,预示着曾经的惊慌和迷茫已经远去。那一阵阵发自内心的欢笑声,让人们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喜悦和幸福。这群未来的精灵,肩负着世人的关注和关爱,正在快乐地成长。
西部城市的夜晚要比安徽这边来得迟些,晚上8时,夜色未浓,锅庄广场的歌声已经响起,当地居民、援建者、旅游者围成圈跳起了锅庄舞,这是一种古老的羌族舞蹈。一名穿羌族服装的老妈妈告诉记者,她几乎天天都来跳。紧临锅庄广场的是新建的风情别具的西羌文化街;远处,新建的民族团结柱高耸醒目,柱下方建了两个亭子,上面是威州亭(汶川县城名为威州),下面是广州亭,意为对口援建城市广州托起威州。
小资料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汶川县城(威州镇)总人口46678人,其中常住人口11419户30688人,长期暂住人口15990人(其中阿师专6831人,威中3194人,威师校2600余人,长期在汶川经商的3365人)。
地震造成汶川县城房屋建筑大量受损,受损房屋共计829幢,其中倒塌和严重受损房屋建筑773幢,占房屋总数的93.6%,中度受损房屋建筑37幢,占房屋总数的4.3%,轻度受损房屋建筑17幢,占房屋总数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