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最后幸存者”的新生活
三年援建松潘“母亲河”
3上一篇 2011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灾区的铿锵玫瑰讲述:
三年援建松潘“母亲河”

记者 徐涛 文/图
 

“看到松潘人满意的笑脸,真挚的感恩之情,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为安徽省水利厅驻松潘援建技术人员,也是援建队伍中唯一的女专家,王维雅驻足如今风景如画的岷江岸边,遥望自己有幸命名的迎宾桥,再回想地震后支离破碎的老河岸和近三年时间付出的重建艰辛,不禁思绪万千……

一声号令抢救松潘“母亲河”

松潘县川主寺镇不仅是岷江发源地,也是西部高原旅游重镇,还是连接周边九寨沟、黄龙、若尔盖草原等风景名胜区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服务基地。然而,汶川特大地震使岷江河段遭受严重破坏,护岸崩塌、桥梁震损,加之源头保护意识欠缺,滨水景观尚未挖掘,制约了川主寺镇乃至松潘县旅游业的发展。

确定安徽省对口援建松潘后,省水利厅迅速行动,明确一位厅领导、一名处级负责同志参加省对口支援办工作,组建了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库,并派出一名处级干部赴松潘县驻点指导恢复重建工作。

“绽放在灾区的铿锵玫瑰”

王维雅,作为安徽省水利厅驻松潘援建技术人员,也是援建队伍中唯一的女专家。在松潘县水利浇灌、乡村饮水、护岸工程里,处处留下了她的身影和脚印。为了多考察几个地方,王维雅往往是吃碗泡面就匆匆赶往下一个施工点,当地人称她是“绽放在灾区的铿锵玫瑰”。

王维雅想到了国内最新技术的无沙混凝土,这是一种可以让植物在上面生根的混凝土,“我们通过下埋隔冰石笼,上铺框架式无沙混凝土,辅之以营养土,成功地在岷江边种上了生态草皮。”王维雅告诉记者,这种新技术在全国领先,目前在安徽省内也仅仅在滨湖新区做了900米长的实验段,“此次松潘县的沿江生态护岸,一次就做了总长3700多米的生态护堤”。

付出只为看到满意的笑脸

“是安徽援建者们用心血和汗水,把岷江河段治理得如此好,让我们震后的新家园更加漂亮!”家住岷江源头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的藏族居民巴邓发现,他的家乡现在变得更美、更绿了,这两年来旅游的游客也更多了。

滔滔岷江水清岸绿、奔腾不息,“高原明珠”川主寺镇风景美如画。恩人代表王维雅作为水利工程技术援助队员,且是唯一的女专家,曾在这里付出过无数心血和汗水,重回“战斗”过的地方,她驻足岷江岸边,思绪万千:“看到松潘人满意的笑脸,真挚的感恩之情,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