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首季度,全省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60亿元,占据了全省GDP的“半壁江山”还多。 昨日,记者从被称为安徽“史上最高规格”的全省加强与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省将空前“给力”民企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安徽民营经济将驶入“史上最黄金轨道”。
安徽民企“身板儿”越来越硬
刚刚过去的4月12日,德力股份成功登陆股市,让这家以制造玻璃器皿为主业的民企名声大振,更对盛产石英砂的凤阳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因为石英砂是玻璃制品重要原材料,一家能挺进资本市场的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性可想而知……而这,并非是民营经济带动性的唯一案例。在安徽,能够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明显带动力的民企还有不少,民企的“身板儿”也越来越硬。
来自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十二五”开局之年,首季度我省民间投资增长快,比重升。一季度增长43.3%,总量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0.3%提高到63.5%。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兴皖富民战略和全民创业计划的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安排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邂逅”黄金机遇期
“从中央到地方,都掀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在昨日的工商联人士讨论中,不少人都表达出这样的体会。
合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进介绍,在他的印象里,最近二三十年间,这样高规格、大规模的全省工商联会议“还是第一次”,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我省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安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翔则用“里程碑”和“纲领性”,来形容此次会议对于安徽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给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他认为,安徽正逢加速崛起的黄金机遇期,民营经济正好“赶上了趟”,会在经济舞台上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住机遇,是摆在民营经济和各级工商联组织面前的新考验。
民企做大做强“路在何方”
“民营经济发展一直是风风雨雨,有时热有时冷,有时艰辛有时曲折,在如今的黄金发展期,如何迎头而上,把企业做大做强,应该成为民营企业家深刻思考的问题”,昨日,省工商联副主席、合肥华泰集团总裁陈先保这样谈道。
“资金仍然是制约民企发展的主要障碍。”省经信委中小企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摆在安徽民企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人力、资金和资源重组整合,另一个是政策的倾斜。
而在此前的我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程福生也提道,目前安徽的非公有制经济较弱,如何缩短安徽的民企在发展规模和速度上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是兴皖富民的关键。“在民企发展实践中要破除三门现象:‘铁门’是指很多行业禁止民营企业进入;‘玻璃门’是指看得见,进不去;而‘弹簧门’是说进去了,但由于各种行政上的问题不配合很难开展。”程福生建议,要吸引更多民企来皖投资发展,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平等待遇,包括社会管理体制上的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