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韩国等股市连创三年新高、全球股市节节上扬、人民币接连升值突破6.50关口之时,唯中国股市近一周却出现了“五连阴”的大幅下跌。我认为,无须过多地去苦苦追寻大跌的原因,或被它吓破胆,而应以理性的态度来面对“五连阴”。
理性面对“春生”行情结束
今年的“春生”行情到3067点,如果以去年底的2808点为准,涨幅只有9.22%,可谓小得可怜。如果从最低点的2661点算起,也只有15.26%,是20年股市“春生”行情中最小的涨幅。虽然前期市场普遍看高3500点、3600点、3800点,笔者看的最保守,也认为有上试3200点箱顶的可能。但到头来,只冲到了3067点,就跳空低开,一路杀跌下行。既然出现“五连阴”,表明市场对3000点上方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缺乏信心。虽然尚不能说3067点就是全年的最高点,但至少可以说,是“春生”行情的终结点。这是人们必须理性面对的现实。
“罪魁祸首”是扩容过速
人们也许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2006~2010年,沪市的日成交量动辄有2000亿、2500亿、甚至3000亿,而今年1~4月,1700亿~1800亿封顶,1200亿~1300亿是常态。那么,股市的血液(资金)到哪里去了?首先是被全流通稀释了。2009年初,股市的流通市值只有5万多亿,而市场的存量资金则有3万亿,下半年故能创出3478点和3361点两个高点。而现今股市的流通市值,因大小非解禁而突增到21万多亿,而存量资金则下降到1.3万亿,因此“大象屁股”就推不动了。其次是高速扩容抽血,仅去年就抽走了市场1.02万亿,遂造成了市场供大于求、成交萎缩、冲高乏力、高点下移。3067点后的“五连阴”,就是与证监会“简化新股申请程序、半年就可上市”,以及“尽早推出国际板”这两条加快扩容的利空消息密切相关。
一季报≠2011年业绩
近期市场出现了一个怪现状:明明中小板、创业板2010年报平均增长近40%,是全世界股市罕见的高成长性,但是,只要其今年首季报的成长性同比减少、持平或者下降,就断言其今年的成长性衰退,毫不留情的先给它一两个跌停板再说。到后来,凡是第二天要公布首季报,前一天就乖乖跌停,这是很不理性的行为。实际的情况是:上市公司和企业一季度都不会把业绩做的很高,主要是合理避所得税。其次是许多应收账款都要下半年到账。再者,新上市公司由于募资,股本扩大后利润摊薄,募集资金还来不及产生效益,所以,一季报成长性下降是很正常的。在我看来,对上市公司估值的主要依据,还是应该以刚刚公布的年报为准。而目前市场舆论以一季报乘以4来推算2011年业绩,引发市场恐慌性杀跌割肉比赛,盲目跟风,十有八九会吃药。
箱体震荡格局并没有改变
3067 点后的“五连阴”,使许多人担心再来一次6124~1664点的雪崩,或者像去年3186~2319点的悬崖式跳水。但是我认为,2800~3000点的箱体震荡架构并没有改变。这是基于股市的估值、政府控制通胀未来走向的决心和能力、货币政策再度紧缩的有限性、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即将结束,以及人民币将不断升值的趋势而得出的判断。一旦突破在箱底和箱顶,都是逐步买进或抛出的机会,未来在箱体里还会走N遍,半仓操作,颇为适宜。
现在,当市场绝大多数人都恐慌不已时,其实在我看来,年报公布完后的股市,真是“遍地黄金今又是”,值得“5·1”后重整河山,精耕细作。只要有良好的心态,那么,2850点一线买股票的收益,将远远大于存银行、买债券、购理财产品,甚至投资房产。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