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就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职工权益保障、劳动者工作环境、企业民主管理和困难职工帮扶等事关职工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新华网》4月29日)
让劳动者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是社会的共识,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但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实现让劳动者“体面劳动”的目标,可谓任重道远。在我看来,只有走出劳动者低薪的怪圈,才有实现“体面劳动”的可能。
当前,一线职工工资过低,已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近期全国总工会一项调查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75.2%的职工认为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国家想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企业百般抵触;国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却把这当作最高标准,而且还变相让工人加班以弥补自己的损失。最终,全国众多城市都出现了“用工荒”。
让广大职工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建设一个共建共享社会的必然要求。而这首先要求经济发展走出低薪依赖的怪圈,让职工的工资随企业的发展、效益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很多国家企业员工工资都占到企业效益的百分之十几以上,而中国企业员工的工资仅占百分之几,且不随着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这必将大大伤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挫伤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影响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因此,政府应当直面并正视劳动者报酬过低的事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积极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比重。而企业更应该拿出勇气来,从自身找原因,敢于揭开企业管理的盖子,增大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严格按照国家的各种规定,保障员工的权益,把员工应该拿到的工资给员工。如此,劳动者才有实现“体面劳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