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5公斤铅衣,与辐射相守
睡“格格床”,享“王爷待遇”
下一篇4 2011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记者实地体验核医学科医护人员的生活
穿5公斤铅衣,与辐射相守

陈孝谋 记者 李皖婷/文 王恒/图
记者穿上“铅衣”
 

在大家谈辐射而色变的时候,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群“铅衣勇士”——特殊的医护人员,每天穿着重达5公斤的铅衣,在射线中工作。

昨天,记者来到省立医院核医学科,并亲身体验了一把“铅衣人”的生活。       

震惊:每天接受辐射比正常人大得多

刘学公是省立医院核医学科的主任医师。前不久,他参与编写了《核辐射普及读本》。他告诉记者,核辐射主要有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人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穿透力很强,可以穿透人体和建筑物。

刘学公介绍:“每天接受辐射比正常人大得多, ‘累积效应’让我们所接受的辐射都在身体里沉积下来。”一旁的医师张然说,核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几乎都比正常人少。

揭秘:核医学科犹如“铅王国”

那核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辐射”?“当然不是啦,我们有法宝。”说着,刘学公带着记者来到了一旁的药房。

在药房里,记者看到了挂在衣帽架上的“铅衣”;而这些看似轻飘飘的防护服,足足有5公斤重。在记者的请求下,刘学公为记者套上了“铅衣”和“铅围脖”。 “这是从国外进口的‘铅衣’,国内生产的‘铅衣’比这重多了。”刘学公说,虽然5公斤听起来并不算重,但要穿着它连续工作,的确是个体力活。不到十分钟,穿着“铅衣”的记者早已是大汗淋漓。

记者跟随刘学公来到了一旁的核素功能检查室。“这是铅屏风,这是铅制药箱,这是套在注射器外面的铅筒。”记者一看,跟辐射有关的所有东西几乎都被铅牢牢“罩”住,就连专门存放辐射药品的“热室”,也用铅门与外界隔开。“因为铅是一种原子序数很高的重金属,可以有效地防止辐射对人体造成损害。”

体验:碘-131是治疗的“好帮手”

日本核泄漏事件,让许多人熟悉了碘-131。 “其实,利用碘-131进行核素内介入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刘学公告诉记者,核素内介入治疗是将放射性药物介入人体内,经组织代谢导入或直接注入靶器官或组织,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核射线治疗疾病的方法。

记者见证了治疗的全过程:服下药物后的病人在SPECT控制室中接受检查,而他服下的含有辐射的药物已经在体内产生作用,产生的β射线作用于病灶,而发射出的γ射线却穿过人体向外界射来。“我们穿的‘铅衣’,就是为了防止这样的辐射。”刘学公说。

那服下辐射药物的病人没有“铅衣”,会不会有损害呢?“这也不会。拿治疗甲状腺癌的病人来说,80%的β射线被病灶吸收,剩下的20%则会在不长的时间里通过汗液、尿液等排出体外,残存在身体内的辐射量微乎其微。”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