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当代实验艺术被中国美协纳入了其中,一时间,艺术和体制的话题再次引发争议。这距离2009年11月13日,首次被纳入官方体系的中国当代艺术院成立尚不足一年。
实验艺术是一个前卫的艺术形式,将其纳入体制意味着国家意识形态越来越开放,文化胸襟和官方体制的包容力越来越大。也许,这也是官方体系想通过当代艺术的原创性影响提升文化创新的水平。
想法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艺术体制是西方19世纪以前沙龙体制的沿续,官方展览是艺术家能够参加的唯一展览,媒体也均在官方的控制之中,使得许多艺术家没有展览机会,作品无法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体制的艺术基本上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导致我们在文化意识形态上缓慢的推进,远未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有了发展的思想,就一定要付诸实施。要从实质上进行有效反思我们的文化缺失,以及充分吸收当代艺术真正有价值的核心成分,进而重新审视国家文化战略。相对地,当代艺术本身也需要反思。很多年轻艺术家浮躁的艺术心态和粗劣的艺术作品,甚至不冷静的艺术行为,亦使得当代艺术的外在形象大打折扣。
总之,不论实验艺术委员会还是当代艺术院,什么形态的艺术家,对于艺术史的学术贡献始终是判断他们是否能够担当历史重任,而不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因为,在文化研究者和真正的艺术家心目中,当代艺术充当了艺术探索者、急先锋和前行者的角色。
张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