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改革书写“安徽经验”
2011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十一五”改革书写“安徽经验”

 

“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发展至上,改革为先”,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地方金融体系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非公经济长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形成了各领域改革发展相互协调、面上改革与点上突破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全省生产总值由5350.2亿元增加到1.23万亿元,连跨7个千亿元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万亿元目标,年均增速达13.4%;财政收入由656.5亿元增加到2063.8亿元,增长2.1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近3000美元。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更新思想观念、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省政府工作机构精减到17个,市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取消和下放职责66项,明确和强化职能393项。在61个县市全面推开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先后下放了287项管理权限。选择150个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

稳妥推进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以及农业、水管等分类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长效管理机制。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整体转为独立行政机构56家,行政内设机构26家,划归行政机构职能72家;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实施转企改制1402家,核销事业编制近5万名。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五年累计投入180多亿元,受益学生900多万,被国务院批准为中部地区唯一的省级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9项改革试点被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水管体制改革按水系划分管理权限和分级管理,将水管单位的公益性职能与非公益性职能分开,剥离水库发电企业独立运作,推行管养分离,初步建立起符合我省水情的河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村综合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

调整乡镇区划和村级规模,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一步提升城乡统筹层次和覆盖面,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加快调整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行政管理措施,鼓励支持芜湖等六个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和有条件的市县积极探索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全面完成了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重点任务,初步建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三农”社会化服务和村级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为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五年共撤并乡镇269个、行政村8356个;乡镇党政机关内设机构5000个,在岗人员4.8万人,事业单位5000个,在岗人员5万人;一事一议奖补项目21454个,配套资金95380.4万元,受益人口2973.68万人;发放集体林权证239.5万本,面积5061.4万亩,涉及农户660.2万户;建立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偿还兑付农村义务教育债务31.52亿元,彻底化解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基”达标过程中遗留的债务问题。实现全省耕地保有量586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91万公顷;补充耕地项目11271个,面积6.9万公顷,增加1.1万公顷,超额完成“十一五”任务。

地方金融体系改革深入推进

在巩固发展原有金融业态基础上,新增农村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等10类金融机构,逐步形成了以银行业为主体,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各类金融机构竞相发展的格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多方位、多形式的金融支撑。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由6068.8亿元增加到16477.6亿元,各项贷款由4399.3亿元增加到11737.8亿元,双双跨过万亿元大关,贷款年均增速高达21.7%,连续6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组建了徽商银行,进入全球银行500强,成为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中资本金规模最为雄厚的银行之一。率先在全国完成纳入国家重点股改公司名单的8家公司股改任务,同时保持面上股改家数占比和公司占比全国领先位置。新增上市公司22家(包括2家香港联交所纯H股公司),实施再融资39家次,累计融资746.83亿元,居中部首位;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851.9亿元,合计实现直接融资1598.73亿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步伐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组建农村银行42家,17家村镇银行获批,211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全国第一家成立的由省会城市农村信用社重组而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马鞍山农村合作银行成为全国第一家成立的市级农村合作银行,芜湖扬子商业银行成为在中西部地区成立的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斐然

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和契机,全面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基本药物省集中招标采购改革,彻底破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初步实现了重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和重塑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目标,基本药物制度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2010年11月,国务院医改评估组通过深入调研,认为我省“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基层综合改革实现整体突破,迈出了决定性步伐,为全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出一条道路,建议在全国推广”。

在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下,确定62家医疗机构作为省临床路径试点单位,三级医院的重点科室床护比均能达到或超过1:0.4。申报认定101个全科方向和432个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34个,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195个、县级医院40个、村卫生室6011个,62个县级传染病病区、34个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20个)、52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99个乡镇卫生院分院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全省中标的288个品种、857个品规基本药物价格,较国家指导价平均下降52.8%,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次均门诊费、住院费平均下降20%以上。新农合门诊统筹全覆盖,新农合参合人数4750.18万人,参合率为96%,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县外医院住院费用补偿比例分别达到70%、65%和60%以上,支付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比例分别达78%和60%,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例从2003年的23%上升到2010年上半年的46.34%。初步建立了“因事设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能进能出”的新型用人机制,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近2万人,医务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专业技术岗位占总岗位的比例、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占总人员的比例达到85%以上。解决了全省数十万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依法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问题。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施了中医药“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促进中医医院“回归特色”。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首批试点城市,芜湖、马鞍山市探索了以“医药分开”和“管办分开、资源整合”为特色的公立医院改革新路子,服务体系、补偿机制、监管机制以及法人治理结构、内部运行机构等方面的改革稳步开展。

文化体制改革全国前列

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和“861”行动计划,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产业增幅连续五年保持在30%以上,占全省GDP比重已达4%左右,新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基本建立,文化发展呈现出事业产业两翼腾飞、主业辅业齐头并进、城市农村统筹联动的生动局面。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非试点省份走在全国前列的“安徽现象”,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成立了高层次的文化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文化建设权重在省辖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中分别占8%、6%。实施“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工程,加快培养和引进各领域各门类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首批选拔122人);从系统外引进了包括集团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副总裁(副总经理)在内的人才1700多人。17个市、61个县(市)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列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总数由原来的657人增加到1157人。15家出版社、84家新华书店、85家电影公司、86家电影院全部转制为企业。其中,安徽出版集团是全国第一家组建时就实现整体转制的文化企业。除省徽京剧院保留事业性质外,省、市、县93家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全部转企改制。401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已全部注销事业法人,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2.2万多人核销事业编制,转换身份,办理了社保接续。相继组建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广电五大集团,安徽文化企业龙头领军阵容已经形成。出版集团、发行集团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占据中国服务业500强出版发行类企业前两位,时代出版、皖新传媒分别成为同行业主板市场整体上市“第一股”。省属文化企业资产由五年前不足30亿元增长到300多亿元。全省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到2万多家,一批民营文化企业进入一流方阵。组织征集、筛选、包装重点文化产业项目,550个项目进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库,投资总额2345.47亿元,已建成和在建项目194个,完成投资407.8亿元。加快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建成和在建文化园区(基地)52个,完成投资百亿元以上,入驻企业360多家,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45所院校开设了文化创意和动漫等专业,动漫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推出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249部文艺作品荣获各类全国性大奖。其中,《十八个手印》、《农民工》入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国产新片,电影《人民至上》、话剧《万世根本》入选建国60周年首批十大献礼影片和重点剧目,新编黄梅戏《雷雨》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电视剧《新安家族》、《三国》在央视和多个省级卫视热播。电影《第一书记》由中组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发文组织观看,成为全国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教材。文化交流合作硕果累累,黄梅戏、徽剧、花鼓灯、杂技等演艺院团赴42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艺术表演、文化展览、文化周等活动,仅文艺演出就达到4281场,受到多国元首或政要接见。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

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基本完成,兼并重组力度不断加大,经营机制转换和产权多元化加快推进,集团母公司管控体系科学化不断提升,解脱历史包袱工作成效显著,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竞争力、控制力和带动力显著增强。省属国有企业数量由43户调整为33户,分离改制辅业259个,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2.16万人,14.8万人实施了身份置换;实现营业收入4230.3亿元、增加值963.6亿元、利润24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2%、21.7%、66%;资产总额6735.4亿元,净资产2309.4亿元,同比增长19.3%、22.1%。其中,上市公司达16户,资本证券化率达到40%;11户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15户资产总额超过百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

出台实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36条意见等政策,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速安徽崛起的重要举措,加大工作力度,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浓厚氛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快速扩张、总体实力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已经成为加速安徽崛起的重要力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安排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22.86万户,个体工商户共有134万户,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90户;实现增加值7000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8%;实现工业增加值3400亿元,同比增长30%;上缴税收1000亿元,同比增长35%;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60%以上,创历史新高。

商贸流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商务经济总量倍增扩张,商务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商务助推机制日臻完善。内贸流通从“线断网破”迈向“纲举目张”,初步构建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先后跻身全国首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省、现代物流示范试点地区等。建设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近150个,布点连锁农家店2.6万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跨3个千亿台阶,从1765亿元飞跃到4151.5亿元,年均增长18.7%,累计实现1.5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2倍。

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明显提高,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达1233元,比“十五”期末增长近一倍。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69.5万人、1529.4万人、384万人、359.5万人、351.5万人,累计征缴1709.9亿元,年均增长20%,分别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11.6%、254.9%、103.8%、108.9%、135.2%。350万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3.03万人领取养老金,178万人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将87万名在校大学生纳入参保范围,解决36.2万名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医保问题,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全覆盖。

公共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全面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工商和监狱体制改革、文化体制等专项改革。综合运用财政投资、税收优惠、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稳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实施民生项目33个,投入资金3169亿元,年均增长33.8%,惠及6000万群众。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6万亿元,仅2008年就一次性安排了25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市县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

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断深化

改革小水电定价机制,保持了电煤价格相对稳定,实现城乡所有类别用电同价,年减轻农村用电户负担约13.3亿元。提高高耗能企业的用电价格,促使93家水泥、钢铁生产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设备。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征收排污费14.24亿元,全部用于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环保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经常性环保执法检查,对561家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对2673家企业依法采取停产治理、限期整改和经济处罚等措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服务审批效率,铜陵有色、安庆石化、合肥京东方、新桥机场等51个重大项目及时通过了环境保护部审批。2010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1.1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3.26万吨,圆满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十二五”安徽再吹改革号角

“十二五”时期,我省改革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公共需求变化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以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线的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影响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力争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机构整合与改革力度,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三是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和政务环境,落实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重组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并进入城市金融服务、公用事业、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四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省、市、县三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探索激励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以及经济薄弱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流转税等税收制度改革。

五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收入分配的透明度,有效缓解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强化税收对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六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实现各类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改革,推动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损害成本的定价机制。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市场竞争秩序。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七是推进农村改革。深化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发展农村综合改革成果。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

八是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制度,推进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推进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管理新机制,逐步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住房体系。

九是推进科教文卫体制改革。加快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推动公益性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调整中、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结构,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省级政府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十是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走出去”的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境外投资、监管、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国际贸易投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建立国际经济波动对经济影响的信息引导和预测预警机制。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