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网帖详细罗列了一个“考察组”在广西崇左市的行程安排,由于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到崇左市多处旅游景点“考察”,因此被称公款吃喝旅游。广西崇左市委办公室负责人证实,这份方案的确是由该办起草,这么安排主要是想让考察组多看一些崇左市的特色,多了解了解边民生产生活情况。但方案并未实施,也不会再实施。(本报今日10版报道)
面对舆论曝光和监督,以被曝光的内容“只是草案”、“并未实施”来作出解释,并不是广西崇左市的首创。去年12月,一则名为“史上最高公务员工资”的网帖流传网络,称深圳市住宅租赁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平均年薪近30万元,一时曾引发广泛关注。在该单位随后的回应中,同样称其是“预算草案”,“已被否决”、“并未实施”。
这样的回应实在是高,不管是接待方案也好、工资方案也罢,你不是对其内容提出质疑吗?可它并没有被执行,言下之意就是说,你所质疑的事实本身就是不存在的,质疑当然也就毫无意义了。可问题在于,姑且我们不去讨论为何那么多的“草案”未经定稿、就被不约而同地放到网上,就算那确实是“草案”,且永远是“不会再实施”的“草案”,然而这“草案”离现实的距离又能有多大呢?
对于崇左市这个“接待草案”,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因为还没有对工作考察内容具体对接,所以“先搭个框架,开个会”。可一个明显的疑问是,4天的时间除了2小时的会议安排,已经被满满地排上了到各旅游景点“考察”的内容,即便再有“工作考察内容”,又朝哪安排呢?再说,具体工作还没有对接,就已经娴熟地排好了充满旅游内容的接待方案,接待方怎么知道对方的实际工作内容如此之少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接待方早已谙熟了此类所谓工作考察的规律,不过是借工作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也!诚如专家所言,这就是“三公消费”泛滥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