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英国、美国等国部队军事打击利比亚,似为联合行动,却在3天后出现“难以联手”迹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1973号决议后,一些国家号称要在数小时内开始军事行动,似有意速战速决,却在几轮轰炸后难现进展。
一些分析师认为,多国部队削弱利比亚政府军防空力量“易”,推动利比亚内部实现停火“难”,卷入行动的多国全身退出利比亚“更难”。
美联社22日一篇报道开篇即点明:军事行动正在复杂化,一因各国对军事行动目标的理解混乱,二因各国对由谁主导行动意见不一。
对军事行动目标的理解,各参与国的表述迄今未能一致。
作为推动军事行动的急先锋,法国表态要“保护利比亚平民”。
作为“禁飞区”最初推动者,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说:“这不是一场推翻某个政权的战争。”英国军方则表示,“绝对不会刺杀卡扎菲”。
作为行动最初阶段的主导方,美国一方面说准备放弃军事行动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抛出“除非卡扎菲自愿下台”的硬话。
对军事行动目的表述混乱,直接致使各国、各机构、各组织间步调不同。
3架参与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卡塔尔战机22日请求降落塞浦路斯,遭到拒绝。塞浦路斯先前明确反对军事打击利比亚。最终,战机以油箱耗尽、紧急降落的“名义”短暂着陆塞浦路斯一座民用机场,加满油,随即离开。
即便在北约内部,想法不一显而易见。北约明确,不会作为整体参加军事行动。而一些北约成员口头承诺参加行动,却只是作出开放军事基地等“小动作”,“出兵”免谈。更有一些国家干脆选择沉默或敷衍应和。
先前向多国部队提供空军基地的意大利22日改主意说,如果北约拒绝主导行动,意大利将停止开放空军基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表示愿意支持军事行动,但仅限于“人道主义援助”。 星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