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国乱局 原因有四
空袭利比亚产生两大负面后果
专家称卡扎菲比萨达姆难对付
战争若继续扩大 可能导致利比亚分裂
下一篇4 2011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利国乱局 原因有四

22日,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在重镇艾季达比耶(Ajdabiya)前线遭卡扎菲部队炮击
 

从2月16日发生骚乱以来,利比亚的社会动荡已经发展成为内战,并在西方的武装干涉下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升级,数以千百计的平民在冲突中丧生。利比亚的乱局已远甚于突尼斯和埃及。初步分析利比亚乱局的成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利比亚的社会矛盾特别是部族矛盾突出,失业率高。

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报告,2010年利比亚的石油产业占其出口额的95%,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作为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利比亚的人均GDP达到了将近一万五千美元,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并不低,但由于缺乏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利比亚的失业率达到了近30%。虽然利比亚的主权财富基金据说达到了600~700亿美元的规模,但在利比亚首都的街头上垃圾成堆,即使是宾馆也显得破败不堪。普通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

其次,卡扎菲40余年的铁腕统治和 “子承父业”的接班态势使国内各方十分不满。

此次中东北非乱局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群众对个人长期执政的厌恶,对家族政治、“子承父业”的严重不满,埃及是这样,利比亚也是这样。

1969年,在年仅27岁的卡扎菲领导下,推翻了时任国王伊德里斯,建立了利比亚阿拉伯共和国(后在1977年改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40余年来,这位特立独行的领导人在内外事务方面都表现出了他的强硬。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卡扎菲着力培养他的儿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接班的态势非常明显,有专家表示,赛义夫·卡扎菲已经担负起领导国家的责任。可以说,卡扎菲家族统治已经使利比亚人民厌恶和不满,群众寻求改变。

第三,受到左邻右舍突尼斯和埃及群众运动的鼓舞,大批的反对派走向街头,而卡扎菲对于群众采取了强硬的镇压手段,激化了矛盾。

40年来,国内矛盾重重、挑战不断。此外,由于卡扎菲长期的特立独行,在周边特别是阿拉伯世界树敌太多,太孤立,难以得到有效援助,使得国内抗议活动进一步扩展蔓延。

最后,国外势力对反对派的支持使得内战最终爆发。

如果说在中东北非变局之初美国现政府还处于被动、观望的状态,那么当利比亚发生大规模抗议活动的时候,美国已经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政策,并且还在“两面下注”。有消息指出,利比亚反对派领袖曾经与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通话,通报了反对派内部的情况,美驻利大使询问了是否需要武器支持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明确表示,在她访问突尼斯和埃及时会与利比亚反对派就有关事宜进行会谈。可以说,如果没有西方国家或明或暗的支持,利比亚民众的抗议活动不会演变成内战,并且愈演愈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虎翼雄)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