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在昨日由省连锁经营行业协会召开的座谈会上,不少电动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叫苦不迭”,部分经销商甚至表示不想再卖“下乡车”。
安徽作为全国参加电动车下乡的10个省份之一,掀开电动车下乡大幕已近1年。而1年来,电动车下乡这一原本利好的政策为何成了生产经销商眼里“甜蜜的负担”?
生产商叫苦不迭“价格倒挂”
“电机一个月之内连续涨了80到100元。”来自芜湖啄木鸟电动车厂家的负责人郭锐介绍,最近一段时间,铅、稀土、橡胶等电动车原料涨声四起,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合肥美菱车业董事长唐峰也透露,原料价格上涨成为企业“不可承受”之重,甚至在不少下乡电动车厂家看来,“价格倒挂”已经不是夸谈。
记者了解到,我省首批共确定30家电动车生产企业的268个型号产品作为下乡产品。省财政厅企业处处长王召远表示,对于之前中标的产品,即使原材料涨价,也应严格按照中标价格销售。
“有些经销商都不想卖下乡车了”
生产商“紧锁眉头”,经销商也开心不起来。来自阜阳的一线经销商王子健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有消费者拿着他农村父亲的身份证去购电动车,但因种种原因,回访时,父亲并不知情,结果王子健的车行便无法获得已垫付出去的国家补贴。
杭州安琪儿电动车安徽总代理魏国斌介绍,跟家电通过商超销售的渠道不一样,电动车是通过专卖店销售。此外,下乡电动车型号相对单一,更跟不上电动车更新换代的速度,销售的网点也没有铺开,这些都令经销商们感到是个“甜蜜负担”。“有些经销商不愿意再卖下乡车了。”王子健这样告诉记者。
电动车下乡缘何成“甜蜜负担”?
安徽电动车商会会长徐先进分析,电动车产业目前已成为一个拥有近1.4亿辆社会保有量、产值近千亿元的巨大市场。尽管电动车下乡遭遇众多难题,但电动自行车下乡对于电动自行车产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利于一部分电动自行车企业迅速壮大、做强,推动产业发展。
对于目前出现的种种尴尬局面,生产经销商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比如将电动车下乡也列入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目录,又如在备案、补贴、价格机制等各方面做个合理调整等。
“各环节如何衔接好,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张弘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