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3·15”主题是消费与民生,作为“衣、食、住、行”的“行”字,汽车消费中也难免会存在一些扰人视听的陷阱。本期我们为所有车主和准车主准备了八招“维权招数”,帮你分析消费陷阱,“手把手”教您见招拆招。下面让我们跟随星报,一起来看招。
第一招:新上市车营销
现象:每当新车上市,厂商和经销商都会密集展开宣传攻势,自然也引来相当的消费买家。
消费者软肋:刻意求新赶潮流。
消费者风险:高价换来“小白鼠”试验身份。
维权提示:
新上市车最大特点自然就是“新”,不仅有消费者看到的新奇外观,还有更多是消费者看不到的。如新上市车不论是老工人装的,还是新上岗工人装的,就算是机器人装的,也大多要有一个操作技术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装配问题、毛病、瑕疵在所难免。
当然,这些车也是要经过厂家质量控制体系检验的,但如果新车的设计问题还没暴露出来,质量控制部门也不可能检测出来。
再有,新车自然会有很多新配件,而由于新车的供应链体系以及相关零部件产能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释放,就常常会出现配件断档的情形,特别是个别尚未实现国产化的部件还需要进口,真要是有问题,只能耐住性子等上数月。
新车往往是厂商的竞争王牌,也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所以企业也善于用“撇脂定价”原则来确定较高的新车价格,借机让消费者埋单差价。但这种虚高价格肯定是高处不胜寒,已经有很多车型上演了令前期尝鲜购买者揪心的价格跳水,那简直就是“打劫”!
在这里提醒广大消费者,新车需要一定市场检验和实用路况磨合检验,至少也要半年以上,所以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少安毋躁。如果您坚持认为瑕不掩玉,甘愿购买新款车,务必要做好一定的前期准备。
第二招:“鸡肋”高配
现象:厂商以高新配置为卖点,也以此作为与竞争车型相比较的闪耀焦点,误导车友配置越高者性价比越高。
消费者软肋:贪多求洋,追求功能全、品位高。
消费者风险:花高价买来一堆华而不实的摆设。
维权提示:
汽车这个看似并不大的空间,究竟能装配哪些东西?现如今,不只是多功能方向盘、遥控中央门锁、倒车雷达等一应俱全,很多高级车的装置已经下移到中低档车型,氙气大灯、影音系统、座椅加热等。这些看得到的部件直接刺激着大众消费神经。
高科技配置也要求车主要有相应的文化程度。导航仪、蓝牙这些装置已不鲜见,但却鲜有人使用,主要原因就是操作复杂,尤其是许多高级功能需要进入繁琐的菜单,造成很多人当时选购了含此类装置的车型,但这些功能却长期闲置。
这些“鸡肋”高配最大的弊端就是直接增加了车辆的购置费,以及后期维护费用。部分部件也有自重,或因耗电而间接使油耗增加,同时,部件越多,故障率越高,修复的难度也越大。 董方 王玮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