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准备买车的消费者来说,商家提供的购车合同无论正看反看似乎都很完整,但在这些看似“严谨”的合同背后,有很多“套”让消费者防不胜防,也许一字之差会令结果天差地别。本报在接到的各类维权纠纷中合同“设套”的方式可谓种类繁多,不禁让人背部升起一阵冰凉感。
案例回放
去年8月,王先生在4S店购买了一辆新车。当时,销售人员表示可赠送贴膜,买车合同上也写着“赠送贴膜”字样。可王先生在使用车辆一周后发现,新车上的膜仅贴了两侧车窗。在与4S店交涉后,店内销售人员表示,购车合同虽然的确写了“贴膜”,可并没有注明是否需要贴前挡玻璃,并坚持认为,贴膜都是不包括前挡的。记者对多家经销商进行了暗访,得到的回答均是“贴膜”肯定贴“全车”。消保委专家认为,经销商这是偷换概念。
应对措施
买车合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商家有时为了获得更多利益或规避责任,往往会在合同上“做手脚”,所谓“买的没有卖的精”,作为“弱势”的消费者来说,在与商家签订买车合同时必须慎之又慎。
首先,先看合同后签字。有些经销商在与消费者口头约定完之后,会直接要求消费者在合同上签字;或者将部分内容含糊其辞地概括后要求消费者签字,遇矛盾后消费者才发现自己吃了哑巴亏。所以,合同条款一定要细究,并把细节部分严谨地写在合同上。
其次,交车时间必须约束。有些经销商在签订合同时往往会空着“交车时间”不写,但这对消费者来说十分不利。如果经销商长时间不交车,对于经销商来说,没有任何惩罚政策;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等车时间长却无法得到任何赔偿。另外,除明确交车时间外,还必须注明违约责任,对商家实行约束。例如,如果不能够按时交车的,商家要以“订金退一赔一”的方式补偿给消费者。
第三,车辆信息仔细核对。车辆信息是个比较容易被“换包”的内容。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仔细核对车辆信息,包括品牌、汽车标识号码、发动机号码、汽车代码(车架号)等,还要核对主要配置、颜色(具体到座椅)、手动挡还是自动挡以及随车交付的文件等,以免以后车辆部件出现问题后难以维权。
第四,代办项目明确约定。一旦涉及经销商代办项目,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尤其要写清价格。比如,简单的一项“上牌费”中还包括油费、过路费等小项,需要一项项列出,以免日后无证可依。
同时,赠送内容注重细节。许多销售员为争取客户,都会额外赠送装潢或其他优惠。在签订合同时,切记要把这些赠送的内容写进去,且要明确名称、数量、价格范围等,值得重视的是,一定要明确写清期限和违约责任。
最后,质量与售后要约定。合同中涉及到车辆质量问题时,多只用“新车执行厂家标准”带过。消费者一旦在日后发现购买的车辆是库存车或者返修车,很难实行维权。所以,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明:该车不得是返修车、库存车,并且约定如果日后发现是返修车、库存车或者车辆有碰撞痕迹则购车人有权退车。另外,如果在提车时发现问题,也要在合同上注明或者当场拒收,以免日后麻烦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