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一天,是经营者信誉的盘点,消费者权益的伸张,是对优质服务的奖掖,对商场恶德的涤荡。
至今,人们还在同仇敌忾于三聚氰胺掺入奶粉时的良心泯灭,千夫所指于福尔马林注进火锅里的灵魂肮脏,义愤填膺于苏丹红浸染咸鸭蛋者的七孔流黑……更多的是,对“价格欺诈门”的啧有烦言,对商品以次充好的愤愤不平。
又到“3·15”,该盘点的时候了。从远未绝迹的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行为中,我们看到的是,隐于不法行为背后的不法商人的“道德贫血症”。我们期待的是,这种“道德贫血症”的治疗和治愈。
商人都是要赚钱的。这一点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何赚钱?中国几千年亘古不变的商业道德早已回答了这个问题。儒家的先行者孔夫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他还教导他的包括从商子弟在内的学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这里的“道”和“义”,就是要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己所不欲,勿施欲人”。
这种“以诚接物”、“以义取利”的商业伦理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蹈规守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也把他们引向了生财、聚财的坦途。素以“贾而好儒”著称于世的近代徽商就是一个范例。歙县商人吴南坡遵循的格言是:“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这种崇信尚义的德性为他赢得了趋之若鹜的客户,“久之,四方争趣坡公。每入市,视封识为坡公氏字,辄持去,不视精恶长短。”休宁商人程镶在吴越经商,“吴越之人喜其忠信,遐迩归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今天,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汽车或别的商品的召回。其实,“召回”的发明权在徽商,在制墨商号胡开文。胡开文的第二代传人胡余德曾创制一种在水中经久不散的墨锭。一位顾客买去一袋,不慎落水后,却发现墨锭开始溶化。找到胡余德后,胡二话未说,一边赔礼道歉,赠以“苍佩室”名墨,一边高价收回已售出的此类墨锭全部销毁。接着,找出原因,重新改制,销路广进。这次召回,商号虽蒙受了损失,却保全了名墨的声誉,最终成就了百年老店的长盛不衰。
前辈徽商们从自己的商风贸雨中悟出了很多至理名言:“惟诚心待人,人自怀服;任人御物,物终不亲。”“钱,泉也,泉有源方有流,狡诈生财者,自塞其流也,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自当广开财源。”等等。今天商场的弄潮儿们难道不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去净化自己的商业道德,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吗!
在呼唤商业道德、建设商业文化的过程中,人们频频提及“社会责任感”问题。而在褒扬社会责任感的时候,往往将世人的眼球引向无偿捐赠。诚然,捐赠,无论是高调也好,低调也好,都是向困难群体、向社会表达爱心,都是社会责任感的自觉流露,值得大大提倡和表扬。但社会责任感绝不仅限于此,更大量、更经常、更普乏的,是对产品质量的遵守、商品价格的无欺和服务行为的规范,一言以蔽之,是对千千万万消费者的诚实守信,高度负责。没有这起码的商德,社会责任感又何从谈起呢?
“3·15”是起跑的枪声,是加油的呐喊,我们期待着在商道上竞跑的人们血管里都流着道德的血。这血,以人性的基因为红血球,以文化的滋养为血清,以法律的约束为白血球,永远在从商者的血管里健康地流淌。 (作者为省级老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