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癌症”男孩昨踏上求医之路
“摸”一下银行卡,他就能克隆
3上一篇 2011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摸”一下银行卡,他就能克隆
小老板嗜赌成性债台高筑,购买高科技装备盗人信用卡谋财
记者 王涛/文 方倩/制图
 

开饭店失败后,嗜赌成性的重庆人董某穷困潦倒。为了快速致富,他购买了手提电脑、“磁卡磁条数据采集器”、“写码器”和空白信用卡等工具,开始了“克隆之路”。

他冒充各种身份到商店“采购”货物,只要对方上当,让他“摸”一下自己的银行卡,他就能在事后将卡“克隆”出来,从而窃取卡中存款。

行骗 窗帘店来了“大顾客”

2010年11月29日13时许,当涂县姑孰镇一家窗帘店来了两名男顾客,老板娘杜某赶紧上前介绍商品。

这两人自称是当涂县开发区一家公司的员工董某和黄某,当天专门采购窗帘。在杜某的推荐下,二人决定选购价值一万余元的窗帘。

在付账时,董某说公司财务有规定,大额采购不允许付现金,只能通过银行汇款到信用卡上。

杜某一听连忙拿出自己的银行信用卡,董某接过卡就拨打手机,装模作样地将信用卡账号报给公司,让公司会计立即汇款。趁杜某不注意时,通过随身携带的“磁卡磁条数据采集器”复制了信用卡内的所有信息。

过了一会,董某让杜某查询一下汇款是否到账。毫无防范的杜某当着他们的面输入信用卡密码进行查询,一旁的董某偷偷记下了密码。

经查询,杜某发现钱并没有到账,就追问他俩到底是开发区哪个公司的。两人眼见事情要败露,跑向店外想脱身,杜某一把将董某揪住,并喊来店员合力将董某抓获。

被查 高科技“克隆”装备现形

当涂县公安局姑孰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当场从董某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搜出了各类银行信用卡16张以及“磁卡磁条数据采集器”1个,并将其移送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审查。

原来,董某是重庆人,曾在2009年开了一家饭庄,但因其对餐饮经营一窍不通,最终倒闭。他原本好赌,失去收入来源后,好赌的习性一点没变,没钱就向朋友伸手借,不多久就债台高筑。

在开饭店期间,他在银行申领了一张信用卡,身无分文后只能靠透支消费来度日,信用卡上很快就透支了3万多元钱。面对朋友的逼债和银行的催款,他绞尽脑汁想寻找一条快速发财的“捷径”。

2010年7月,他听人说用“克隆”的信用卡可以骗到钱,遂动起了邪念。购买了手提电脑、“磁卡磁条数据采集器”、“写码器”和空白信用卡等作案工具后,他开始寻找作案目标。

2010年8月的一天,董某来到重庆沙坪坝区一大型家禽批发市场,谎称自己是某饭店的后勤主管,对一名商贩进行诈骗,但对方发觉董某行动诡异,及时将自己的信用卡密码改掉,董某没有得手。

轨迹 找帮手密谋“发财路”

初次作案失败,董某感到重庆市的生意人警惕性太高了,再继续行骗也没有把握,决定到其他地方去碰碰运气。

这时,他想到了在开饭店时结识的马鞍山人黄某。与黄某联系上后,他决定到马鞍山市行骗。2010年11月18日,董某从重庆市赶到马鞍山。在宾馆里,当黄某看了董某带来的一整套“高级装备”后,当即决定与其合伙,骗来的钱二人平分。

为了顺利实施诈骗,二人商定,冒充单位采购人员,在马鞍山的周边城市专门找那些规模大一点、成交金额比较多的店下手。

假装购买大量物品,以预付定金或购物金额大不便付现金为借口,骗取店主的信用卡号和密码信息。

结局 钱没骗着落入法网

2010年11月22日,董某和黄某乘车到南京,对一家玉器店进行诈骗。这次作案过程是完全成功的,但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当他们兴冲冲地拿着克隆卡准备去取款时,发现密码已被改掉。

11月27日,董某和黄某来到和县一个家具店进行诈骗,二人采取同样方法获得了店主的信用卡号和密码。回宾馆后,二人克隆了店主的信用卡,查询发现卡上存有5000多元。 通过查看此卡以前的存款情况,发现前一段时间存款最多有50000多元,二人没有急于下手,准备等到卡上钱多些时再取。

但他们没想到,还没等到这张卡上的钱变多,就在当涂县落网了。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