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英国培训之前,我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武汉长江边有一个沿江大道,那里有一栋老房子,几年前收到一封信,是英国一个房产公司寄过来的。他们在信中说:房子是他们70年前盖的,现在需要检修。如果房主同意,他们愿意派人坐飞机过来,免费进行检修。”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客户至上的营销年代,取得客户的信任,让销售不流于形式本就是一件不易的事情,英国人就做到了。
公司组织我们来剑桥大学培训,踏进学校大门,可看的风景很多,尤其是各式风格迥异的建筑,据说人如果在剑桥大学的草地上面滚一滚,出来以后,眼睛都会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这句话可能夸张了点,但至少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剑桥大学的人文气质是最到位的。因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国的读书人和剑桥大学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好多,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一条水草,榆荫下的一潭,揉碎在浮藻间,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跟着康河中的平底船沿河而下,诗中的描述今天依然可见。在国王学院的桥头,草地上一个不显眼处搁了一块汉白玉石块,上面刻了《再别康桥》起头和收尾的诗各两句。可能因为徐志摩1922年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供读(旁听)七个月,这块石头就留在这座桥头了。
我有幸和这块石头不期而遇,更有幸能参加公司组织在美国和英国的两度培训,深感受益良多。我想,安排我们参加剑桥大学培训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耳濡目染先进理念之余来反思我们工作的现状,使我们离世界先进水平再近一点。置身于这所顶级学堂,聆听教授数周的教诲,深感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努力是何等的重要。
我住的酒店,门口总是站着一位Door man,你可以把他说做门童,但他的年纪已经有四十到五十岁了,穿着很修身的燕尾服,戴着一顶漂亮的礼帽,总是露着很得体的微笑,裤子笔挺,皮鞋锃亮,很多客人跑过来跟他合影。原来在欧洲很多国家,无论在英国还是法国,酒店都把资历最深最好的人摆在门口,酒店的老板说这关乎酒店的第一印象,我们要把最漂亮,最有气质,最干净的人放在门口。从第一印象开始展示专业化,这可能就是“英国管家”闻名遐迩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