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星报记者来到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吴存荣的房间,提出采访。吴存荣表示,上午有公务处理,采访要等到11点。临近约定时间,记者便早早等候。11点刚过,吴存荣就如约而至。采访吴存荣,还是最关心合肥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
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说起合肥战略新兴产业, 吴存荣告诉记者,合肥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领先水平的优势产业技术,诞生了第一台直写式光刻机、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和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
吴存荣列举了一组数字,合肥市2010年,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及光伏、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等产业完成投资350亿元,同比增长80%;全市新增的近千亿元工业投资,大部分都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十二五”末,该产业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
“战略新兴产业需要两个关键方面的支持,战略性产业很多设备需要进口,需要关税方面予以减免和优惠。另外,战略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特点,既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也有巨大的风险,希望国家给予特殊的政策和优惠。”吴存荣表示,安徽省和合肥市都非常重视战略新兴产业,有专项资金支持,但相对于巨大的投入,仍然不足,需要金融部门予以更多支持。
关键词·交通“中心”
高架轨道交通时代悄然来到
吴存荣介绍,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合肥要形成7条放射全国的快速铁路格局。承东启西的合宁和合武高速作为国家铁路网中沪汉蓉通道的一部分,东连上海和长三角,西抵武汉、重庆、成都;往北,京沪和合蚌客运专线,使北京和环渤海经济圈迅速直达合肥;往南,合福客运专线,缩短了与海峡经济区和福州的距离;即将开工建设的商杭客运专线,一边让合肥直达陇海线,一边则直抵杭州;正在做前期工作的还有合肥安庆九江城际,连接京九大通道,直抵珠江三角洲……一张“米”字形的高速铁路网,10条连接东西南北向的高速铁路线,将合肥这座全国铁路网的“终点”城市改变成为全国铁路交通的“中心”枢纽城市。
吴存荣告诉记者,南一环改造今年底将完工,畅通一环工程将全面畅通。未来,合肥市区将有九条高架连接,形成高架交通格局,市中心老城区与分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不仅紧密,而且更加方便快捷。
吴存荣透露,轨道交通一号线,预计3月底得到批复,6月份开工。规划中的二号线、七号线和八号线都要陆续开工。在5年后,合肥轨道交通将初步形成十字形的基本骨架。未来,合肥还将谋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把合肥经济圈内的六安、淮南、巢湖、桐城等市连接起来,促进一体化发展。
“高架和轨道交通,另外,随着新桥国际机场未来完工使用,合肥港一期集装箱码头正式通航,让合肥的城市交通真正迈入‘上天入地’的立体交通新格局。”
关键词·城市内涵
老城区改造不是拆掉老房子
“合肥老城区改造动作很大,但绝对不是老房子都拆掉,很多都是不能拆的。建筑是个城市的载体,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不能把所有的老楼都拆掉。我们的规划,一环以内,除了城中村和危旧房,其余的严格控制,绝对不允许大拆大建。”吴存荣这样理解合肥的老城区改造。吴存荣表示,合肥有老城区保护的规划,改造的都是水电气不全,消防设施不全的老厂区、城中村民房。“将来,我们的子孙,看到一些老房子,总是好的。”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
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合肥发展的成果
城市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让市民在城市找到归属感,享受城市的发展成果。对此,吴存荣表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说到底做好群众的工作,为发展谋环境,为社会谋秩序,为百姓谋福利。合肥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后,继续做好民生工程,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走在中部省会城市前列,是试点工作的重要目标;做好社区建设,实现“网格化、信息化、组织化、服务化”,让广大市民更好地享受到合肥发展的实际成果,是试点工作的重点任务;做好平安合肥创建工作,让广大市民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试点工作的应有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