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眼下,江淮大地正在进行一场抗旱保苗的攻坚战,受灾严重的皖北麦田里,却出现了一位老人穿梭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已82岁高龄的小麦专家胡承霖。
胡承霖,1929年12月生,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副组长。自1987年以来,他发表的有关粮食增产的论文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星火奖、省农村科技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奖项。
小麦高产理论的奠基者
胡承霖心中藏着一个愿望,就是在安徽发展吨粮田。当国家“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我省实施后,花甲之年的胡承霖主动请战,于1990年带领助手到当时宿县祁县镇推广吨粮田。他改变传统落后的播种方式,变晚播为早播,改大播量为中播量,改耧播为机播,改返青肥为拔节肥,同时强化服务措施,促进了大面积农田由中产向高产过渡。两年后,万亩示范片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517.5公斤,3000亩小麦高产核心示范田亩产达410.9公斤,基本实现了吨粮田目标。
吨粮田技术的成功应用使胡承霖信心大增,1994年开始,他主持小麦区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他在界首和亳州市抓点攻关,使两地先后进入全国小麦高产县行列。
一封信,打响小麦高产攻关战
1998年到2003年,我国小麦处于低产期,粮食库存量20年来最低。2005年,我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赵树丛收到了一封3600字的长信,信中附有小麦高产攻关方案。此后,我省开始了小麦高产攻关计划。
这封信就是安农大的退休教授胡承霖所写,胡教授毕业于南京农学院,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此时他已经76岁。多年来,胡教授带着自己的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每隔几天就下乡一次,对我省淮北地区、江淮地区等地的土壤性质、墒情、农民种植习惯等了如指掌。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但直到2005年我省小麦单产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公斤。胡教授认为,我省地处南北过渡带,常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增产的最好方式就是科学栽培,提高单产。胡承霖开始给农民开良方,他的技术服务非常精细,根据天气及墒情,能具体到何时浇水、何时除草等。
付出总有回报,2006年我省小麦总产达193.4亿斤,比2005年增收31.8亿斤,到2010年,累计增产79.7亿斤,单产超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涡阳县成为我省首个单产千斤县。
三盯原则抓好小麦高产攻关
胡承霖把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科研的出发点和突破口。作为小麦高产攻关行动的设计师,他全程参与小麦高产攻关活动。
为了解决播种时的间距问题,胡承霖还主动联系安农大工学院,一起联合研制了集灭杈、旋根、施肥、播种、镇压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机械。几年下来,仅此一项技术,我省小麦亩播种量平均下降约5公斤,为农民节约成本数亿元。
涡阳县农委副主任柴从波介绍说,胡承霖在指导涡阳小麦耕作时,采取了三盯原则:盯住指导点不放;盯住培训技术骨干、种粮大户不放;盯住关键季节、时间不放。在高产攻关行动中,胡承霖推广的第一项技术就是改变农民老式的播种习惯。 “以前祖辈传下来的种地方法都是密种,每亩播种要15到20公斤种子。现在胡教授提倡精播,每亩只要播撒10公斤左右的种子,反倒能增收。一亩地还能减少10块钱左右的种子成本,”利辛县望疃镇种粮大户张金龙掰起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真是少下十斤种,多收百斤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