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媒体报道,前不久中国城市形象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655个城市正在计划“走向世界”,200余个地级市中有183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诚然,城市化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的动力。那么,我们是否由此就可以说,我国几百个城市很快就会“走向世界”,一朝一夕就能建成“国际大都市”呢?
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标准有两个,一是人口的增加及人口的市民化;二是土地的规模和工业化程度,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新增人口是否真正的市民化,真正享有城市的权利。在整个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扩张是由农村的土地变为城市的建设用地,人口的增加是将农民变为城市人口,而前者要比后者容易得多。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增加70.1%,而人口则只增加30%。我国城镇化率为46.59%,真正属城镇户籍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3%。也就是说,还有13.6%即1.28亿人虽然已经划入城区,已“被城市”了,但是他们还没有真正的市民化。如果仅仅是“被参与”、“被城市化”,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市民的权利,那么,纵使他们所处的城市大楼再高,道路再宽,充其量也只是中看不中用的“画饼”。
城市化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工业化进程而循序渐进。主观盲目地扩大城市化规模,“走向世界”,都变成“国际大都市”,不但不切实际,也难以保证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另外,大量被“城市化”的农民,若不通过立法途径来保障他们的利益,也必然导致城市化建设有量无质、徒有其表,甚或给未来的城市带来严重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