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的紧缩与变革
召集令
BMW 1系
下一篇4 2011年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车市的紧缩与变革

 

春节假期尚未过完,央行加息的消息就立即占据各大媒体头条位置。且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加息所选择的时间节点,是在假期结束之时出台公告。无疑,这是央行散发的强烈货币紧缩对抗通胀的信号,而业界纷纷表示,此次加息或许只是开始。

宏观经济领域如此,2011年的国内车市也面临着同样的“紧缩”前景。

在政策层面,在消费端,包括购置税减免优惠、汽车以旧换新在内的刺激政策悄然退市,而更为严厉的京城“治堵令”也登上舞台,并极有可能成为国内其他一线城市效仿的对象;在生产端,预期在三月份两会前后出台的新版《汽车产业政策》也将会对新增产能、技术研发作出了更为明确和严厉的要求。

而在资本端,车市面临的“紧缩”也正在日益显露。在北京“治堵令”发布的第三天,光大银行便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严把对京城经销商的信贷关。而春节长假行将结束时央行的加息令,也筑高了车商们的融资门槛。而资本的紧缩,对于需要大量货币周转的车企或经销商而言,都将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车市不可能再重现2010年的辉煌,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而更有悲观的言论认为,2011中国车市可能出现负增长。

穷则思变。“变革”首先表现在受大城市“治堵”预期影响最大的流通领域。“各厂商整体销量的一时回调,并不意味着失去增长的空间,厂家深入二三线也将面临新的考验。”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伴随着中国汽车政策市的退出,中心城市之外的二三线市场的兴起,将继续拉动国内车市的增长。

逃离北上广,或许在2011年将不仅是北上广漂泊者的一股潮流,将经销商渠道向下延伸,更多的注重在二三线城市的渠道拓展,对于各家车企将显得尤为重要。而与此同时,原先将势力范围圈在二三线城市的自主品牌也将面临更多血雨腥风的考验。

“紧缩”之下的另一种“变革”则体现在技术层面。在预期三月份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车发展规划》中,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出了若干鼓励政策。姑且不论发展新能源车是历史的必然,单就国家财政给予的巨额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便能缓解“紧缩”之下厂家对资金的渴求。但必须要明确的是,这样的技术变革绝非一蹴而就。

紧缩与变革,将是2011国内车市的主旋律,而生存或者死亡,这样的拷问也会在更多的车企与经销商心中不时出现。

记者 谈正民/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