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到了。当情侣们抓紧时间买电影票、订餐厅时,一股“反情人节运动”的运动出现了,而且气势汹汹。(2月13日《沈阳晚报》)
相信看到这种“反情人节运动”,很多人内心绝对容易遭遇某种情感碰触。对此不难理解,毕竟,“反某某运动”这种句式本身就足以撩拨起中国人内心很多情绪,唤醒历史深处太多关于血与火的记忆。尽管“反情人节运动”看上去显得有些文化无厘头的意味,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依然还是要附带着特定“破坏”与“重建”的使命。
“节日”是一种纪念,是记录大众社会生活的方式,它包含着种种文化活动和情感体验,最后建立起一整套的符号体系。情人节这些年以无比强大的攻势占据了中国人的心灵,它甚至已经形成一定的礼仪性、象征性、情感性、伦理性的综合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视情人节种种活动方式是否理性与正当,更应该要基于特定的文化理性,而不能简单地靠“羡慕嫉妒恨”来生成暴力的非理性运动。而中国人在面对传统文化式微的问题上,这些年缺少的,恰恰也就是因为缺乏文化的自信与理性,面对全球化的文化进程浪潮,轻易就陷于某种迷失。
所以,我不反对“反情人节”,但反对那些网友不理性的“反情人节运动”。而文化的事一旦与运动包裹在一起,本身就是很值得警惕的事。毕竟,中国文化要保持源头活水,就绝不能迷失在“羡慕嫉妒恨”的文化漏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