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到10年才能偿还的“吃喝账”
玉兔迎新岁 短信传祝福
拜年不要变了味
3上一篇 2011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拜年不要变了味

余 云
 

春节期间拜年,向平时不常见面的老长辈、老上级、老朋友拜个年,聊聊天,叙叙旧,这是人之常情,是重构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方面。现在,合肥城变大了,亲朋好友住得也分散了,平时见面也不大容易,春节拜年聊天,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的享受。

随着现代通讯形式的多元化,拜年的形式也是与时俱进的。可以电话拜年、发手机短信、上英特网,也可以寄贺岁卡,有条件的还可以搞可视电话,其距虽遥,恍如面对,其乐也融融。

  我们不妨稍作观察:时下有些人拜年似乎变味了。有的借拜年之名,行“拜门子”之实,把洋溢着传统文化的礼节,当作向上攀登的“云梯”;有的借此套近乎,向往于热门,回避于冷门;有的别出心裁,把登门拜年,当作“生财之道”。多年以前,北方有个“不大不小”的官员,春节期间,带着穿着前前后后有许多荷包的小马甲、三四岁可爱的孙儿,一道到当地知名的私营企业家府上拜年。热情的主人不仅给他孙儿好吃的糖果,还给小马甲塞上红包。拜年一家又一家,红包一叠又一叠,把孩子的小马甲塞得鼓鼓的。这既不算贪污,又不能算受贿,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啊!这篇报道是在十多年前看的,至今还有些印象,这个形象实在太丑陋了!事过不久,东窗事发,这些丑闻也浮现于大千世界,这位官员也早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消除孩子纯洁内心世界的精神污染,这位家长可曾想到?

  拜年贵在重情轻物,重在情感交流,这也是拜年这一习俗历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让新春新风洋溢,让我们的社会空气更新鲜,阳光更灿烂!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