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襟山带江—老安庆2》是2005年出版的《皖省首府——老安庆》的延续。全书共收录新发现的老照片300余幅,时间跨度从清朝末期到文革结束,全景式地再现了安庆老城的历史和文化。
《老安庆2》是一壶老酒。半天凉月是色,一壶老酒是香。色是此岸之月,香是彼岸之酒。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来回穿梭,这样的过程,对一个有内涵的城市来说,不仅仅是追忆逝水年华,也是填补时间的空白。
我是近三十岁才来到安庆的。到安庆后,老城闲人张健初先生送了我一册新近出版的《襟山带江——老安庆2》。
《老安庆2》是一本骨子里怀旧的书,怀旧中有伤感,我读后,觉得是半天凉月,一壶老酒。
《老安庆2》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它的主题是消失的过去。老城当年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面目全非,老人走得连影子都找不到了,当年的小孩也垂垂老矣。张健初冷静内敛,儒雅地与旧时光相坐于文字。
因为对徐锡麟感兴趣,拿到书后,我先看到的就是《两条汉子的丁未对决》,在写道刺杀恩铭时,张健初这样写道:
徐锡麟突然斜插过来,单腿下跪,双手举上学生名册,“回大帅,近日有革命党起事。”(起义暗号)恩铭略略一愣,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徐锡麟人影已经闪开,立于一侧的陈伯平冲上前,将暗藏于身的炸弹,猛力向恩铭扔过去。徐锡麟反应也最快,当即俯身弯腰,从靴筒里拔出手枪,朝恩铭就是一阵乱放……
这样的笔墨真是惊心动魄,俨然武侠,近似谍战。
我喜欢这样的现场感,不仅仅吸引人,关键是有文气。很多人写文史随笔,难免刻舟求剑,拘泥于史实,越缠越紧,最终作茧自缚。文史作品甚多,但可读好读者少,我想原因即在于此。
张健初这本书,说是地方志,不如说是有趣的地方史笔记更为贴切。
在张健初的笔下,老城安庆的一切,罗列在他的袖子里,不偏不倚,不竹外桃花三两枝,也不会满园春色关不住,这是训练有素的表现,有一份难得的苦心。
为了再现当年,为了通俗易懂,为了格调不凡,《老安庆2》的文字有编辑的气息,我的意思是比较工整。张健初早年写过小说散文,也是资深编辑。
在《老安庆2》这本书里,我时时可以领会惊奇,有恍然大悟的原来如此,有拨开迷雾的眼前一亮。尤其是我这个对安庆不熟悉的安庆人而言,可以从宏观上对一个城市作文化上的俯瞰。我没有去过菱湖,但读了《扁舟晓向菱湖发》一文后,我想下次去那里,会多一些天地悠悠之类的想法,也会多一些怀旧与凭古的心思。
读完《老安庆2》,我感觉一个老城就像一个图书馆,张健初是编目部的主任,梳理分类,真是善莫大焉。
张健初出过文集数种,《老安庆2》我挺喜欢,文字洗尽铅华,鱼肉丰腴中有野菜清淡,无所事事之际蓦然回首,寻踪访旧时娓娓道来,抓人得很,不禁让我对《老安庆1》也有了阅读的欲望。
绚烂归于平淡,《老安庆2》老而不辣、平而不淡。记得刚读完《早年的那些美食》一章,在酒店吃饭,我就向厨师打听丁香火腿的事,厨师两眼茫然,说“不晓得”。
人间有多少“不晓得”,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而逝,张健初有心,甘愿做捡风筝的人。 胡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