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集锦
楹联:从帝王到布衣的文化
3上一篇 2011年1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楹联:从帝王到布衣的文化

朱玉婷
 

佳节将至,中国人总会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春联。春联,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楹联之一。楹联,这种只有中国汉字才能书写出的独特的文学形式,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安徽楹联学会副会长陈频,他为我们讲述了楹联发展的千年历程。

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

对联又称楹联、楹帖、对子,它包括名胜联、春联、喜庆联、哀挽联、修养治学联、建房乔迁联、行业联等。对联称副,由上下两联所组成,有着独特的形式与规范。

对联作为一种民族、民俗文学,特别强调对仗的工整,讲究平仄协调,韵律合拍。对联的形成,是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的。

《诗经》、《楚辞》、诸子百家著作、汉赋、唐诗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对偶句,就是对联的原始形式。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对联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使对联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完善了自身规范,扩大了应用范围。从单一的门类——春联,发展成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历代帝王和文人的推广下,从宫廷遍及到民间,形成我国的一种民俗,并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出现最早的春联

如今,对联根据其用途分类可以分名胜联、春联、喜庆联、哀挽联等十余种,但最初对联就是从单一的形式——春联逐渐发展演化而来的。

陈频告诉我们:“最早的对联出现在唐朝,为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的最初形式,是写在桃符板上的吉祥话。

据清朝梁章钜所著《楹联丛话》载:“春联始于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风俗演义》载,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榾人,授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括地志》上说:桃山有大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

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对联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文人和老百姓的广泛喜爱。而明清时期也成了楹联发展的高峰时期。

陈频说:“有这么一说‘唐诗宋词元曲明联’,可见楹联在明代很繁荣,而明太祖朱元璋本人更是被称为‘楹联’天子。”

清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亲颁《大明功令》,令百姓家家贴对联,楹联文化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也正是朱元璋的倡导,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书写春联。

到了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个帝王,都喜欢作对联,影响了整个朝野。楹联之所用,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楹联和书法的有机结合,使楹联发展达到极盛。

新时期楹联的新发展

如今,极具渗透力的楹联也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结婚、生子、祝寿、乔迁都需要贺联,店铺开张、工程庆典都需要贺联,农村村民建新居,在大门上都有固定的楹联。自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将19副楹联贯穿整场节目,现在每年的春晚上楹联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大提高晚会的文化含量,久久为人称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采访陈频时,他刚刚结束一个征联活动的评选工作。“通过征联的方式不仅可以发现不错的作品,还可以以此来普及楹联知识。现在很多鲜活的作品都活跃在田间地头,像枞阳县农民陈自如在几次的征联活动中都获得了一等奖。在安徽各地像这样写得好的还有很多。”

对于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在当代的普及,陈频认为,旧瓶装新酒,虽然对联是讲究格律的古老文学,一定要赋予其紧跟时代的新内容,才能让更多的人喜爱,让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得到更好的普及和发扬。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