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地名要尊重历史文化传统。昔日因盛产锡矿而以“有锡”命名的江南名城,等锡矿采完不得不改为“无锡”。这种尴尬,过去的已然没办法,今后还是能免则免的好。
孔子说过“必也正乎名”,如今愈演愈烈的各地更改地名潮流,其实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改地名的目的各不相同,大体有以下几种。
改朝换代,图个吉利。像元朝攻占金朝的中都(今北京)后,定都于此,改为大都。明朝改为北平府。
领导高兴,赏个美名。比如江西瓷都景德镇,就是北宋真宗赵恒在将该镇瓷器定为御用后一时兴起,用自己年号给改的名。
趋利避害,文字游戏。比如南京在东吴时叫建业。西晋灭吴,给加了个耳朵,叫建邺。西晋最后一个皇帝叫司马邺,为了避讳这位短命皇帝,建邺只好改叫了好几百年建康。
和今天一样,古代改地名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的例子,如景德镇,还有原名明州的宁波,因为响亮、好记,大家喜欢,一直叫到今天。失败的例子就比较多了,临时升格的“京”、“都”,如今都没什么人记起;那个郑重其事搞出来的西海郡,早成了一片废墟。
地名是给人记的,如果不顺口、不好记,或者含义让人觉得不舒服,寿命就很难长久。王莽,曾经把全国一大半地名给改掉,以至于他本人看地方的汇报材料,不知道这材料是哪个地方上报的。可想而知,这样的改名除了劳民伤财,还能留下些什么。
更改地名要尊重历史文化传统,要与当地的地理特点相吻合,这样的地名才能有生命力。友谊关、丹东等地名的修改就得到普遍认同,而徽州—黄山,荆州—荆沙的反复折腾,就受到很多争议,余波至今未平。 还有一些地方在改名中一味追求商业利益,比如“哈利路亚山”,一旦时过境迁,谁知道这怪异的名字是何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