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市正在实施一项干部“充电”计划,不是“选派”干部而是“全派”。2010年,该市159名正科级干部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共管理轮训。他们计划今明两年,把剩下的6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都轮流在国内名校“充电”一次。从去年开始,汝州市财政每年预留300万元作为干部培训经费已经制度化。(本报1月28日)
社会的复杂之处在于,越是荒诞的东西,越喜欢穿盛装掩饰自己。汝州干部免费进清华,也不例外。按照汝州市委书记李全胜的说法,当地个别干部思路不宽、解决矛盾的“法门”不多、谋划运作“点子”不足,这势必阻碍经济发展的步伐。领导干部只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学习、研究问题上,才能把当地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格局大背景下去审视、去谋划。
听起来多么冠冕堂皇。但李全胜似乎忘记了两点,其一,凭什么官员培训要由公家买单?其二,为什么官员头脑只想“补”不想“换”?一个普通民众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只有努力学习参加考试“华山一条路”,而且费用必须是从有限的工资中支出。一群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凭什么要人民币为他们服务?诚如李全胜所说,当地个别干部不太符合发展的需要,为何不提拔重用一批德才兼备的人,以新鲜血液来提升整体水平,并促进官员自学奋进之风?
或许,汝州把官员送进清华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官员能力水平的提升。但会否个个有提高,能提高多少,还只是未知数。但当前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公费培训作为一种隐性福利,已经在自觉不自觉中助长了官本位,已经让官员产生了特殊意识。
送往清华学习最多提升“能”,而公费培训却直接影响“德”,真的很难相信,这会是一个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