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一直以来被外界看作是价值投资的典范,而随着近期大盘的萎靡不振,曾在2008年风靡一时的“大股东增持潮”如今再度卷土重来。据迪马股份、友阿股份周三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东银集团、友阿控股在通过二级市场对自家股实施了增持,其中东银集团增持5万股;友阿控股增持4万股。不仅如此,大股东还共同表示将在未来一年内继续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含此次已增持股份在内)。
事实上,上述股东的增持行为仅是近期“大股东增持潮”的一个缩影。在此之前,华鲁恒升、弘业股份、长航油运、华能国际等多家公司的大股东也已实施或有意实施对上市公司的增持计划,其中,长航油运大股东南京油运更是在2010年7月前一轮增持期届满后,于近日再度作出延长增持期半年的决定。
与机构投资者(金融资本代表)相比,参与上市公司具体经营运作的大股东们显然更了解自家公司,特殊的身份定位令其对上市公司的增持也更具深意:除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外,更以此方式表达了对当前股价估值的态度。例如,安徽出版集团即表示增持时代出版是基于对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认同。
分析人士则表示,除认为自家公司价值被低估进而增持“抄底”外,大股东们此轮掀起的增持潮亦有可能是为后期的相关资本运作做准备,如一家公司近期有意实施定向增发的话,若当前股价低于或接近于增发价,那么为吸引投资者认购,大股东在此时的增持举动无疑有力挺股价的作用。此外,个别公司大股东直接或间接增持则是为了巩固控股权的需要,如津劝业、ST长信等。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大股东增持,监管部门在2008年曾正式发布修改后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豁免申请由“事前申请”改为“事后申请”。而在此轮增持中,相关上市公司大股东大多也明确表示了在今后一年内拟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不过,回看2008年增持案例,绝大多数大股东最终并未完成相关增持目标,个别大股东甚至在首次增持后即“收手”。在此背景下,本轮增持会否再次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颇值得投资者关注。 杨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