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课本,多下功夫查漏补差
2011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吃透课本,多下功夫查漏补差
本报中高考专家库名师热评合肥一模试题
 

昨天,备受关注的合肥一模考试顺利结束。合肥部分高三教师和考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年一模试题难易适中,起到了很好的查漏补缺作用。为帮助考生及时发现一模考试中暴露出的“短板”,本报中高考专家库名师第一时间对各科试题进行了点评,为考生后期更好地复习迎考支招。                  苏卫兵 记者 桑红青

数学: 没有出现 偏题、怪题

合肥七中 张正安

试卷分析

体现对学生数学方法的考查

内容涵盖高中数学所有主干知识,试卷结构合理。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体现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特点,对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和交汇亦有一定体现。

选择题和填空题部分集中考查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主干知识。函数主要考查函数单调性、值域、导数等知识点。其中理科第2、3、5题,文科第3题考查函数单调性和值域;理科第15、21题,文科第21题考查导数的相关应用;三角部分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图像、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和三角函数单调性。其中理(文)科第8题考查了三角函数图像性质;理(文)科第16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和三角恒等变换公式;数列部分理科第17题主要考查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通项公式和累加法求数列前n项和。文科第18题考查数列通项公式和数列前n项和;立体几何部分在理(文)科第7题中考查空间线、面的关系。

解析几何分别考查如理科第12、文科第4题圆的方程,理科第20题直线与抛物线相交问题,包含了“设点不求”、弦长公式和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等知识点的交汇和基本解题技能,文科第20题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和直线与椭圆相交的问题。

导数部分重点考查曲线的切线方程和导数单调性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应用,牵涉到含参讨论的方法。

试题设置没有偏题、怪题,从不同思维层面上,体现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考查。理(文)科第15、20、21题,都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9题如果能兼顾几何方法和空间向量方法,则问题就变得浅显多。

复习建议

不留死角各个击破

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性通法仍然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在注重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注意知识网络的形成和知识点技能方法的总结和归纳,寻找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要有意识地提炼和归纳数学思想和方法,特别是对一些通性通法的问题,要不留死角,各个击破。

提高审题能力,着重培养熟练、准确的运算能力,强化解题规范、速度的训练,重点培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死记硬背物理知识很难得高分

合肥七中 吴国银

试卷分析

试题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有点难”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绝大多数试题注重物理情景描述,考了过程,不是死记硬背物理知识所能应对的,所以说死记硬背很难得到高分。由于各校的第一轮复习还未结束,学生处理物理综合问题能力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试题偏难。

选择题整体出得较好,除第10题外,个个都有物理过程,且有一定难度。其主要特点有: 注重基础,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运用以及迁移能力的考查。如第2题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知识,以及在新的情景下力的变化。

十分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过程的分析是搭建物理框架、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找到解题切入点的重要环节,考题中第3、5、8题都必须对物理过程进行正确分析后才能求解作答,从而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现了阅读、提取物理情景中所隐含的信息和所对应的物理量的特点。如第9题,考查了碰撞的可能情况,列出动量守恒以及碰撞前的动能大于或等于碰撞后的动能,又考查了数学解析能力,属于难题。

实验题难度不大。两道力学和一道电学题,均为选择和填空题。考查基本的实验技能及图像处理问题能力。计算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了力学、电磁学等主干知识。

第14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知识的应用。第2小问中要分段处理,还要注意摩擦力的方向。

第15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物理过程和情景较常规,但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应用要求较高。

第17题作为压轴题,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过程分析必须正确。

复习建议

多下功夫查漏补差

1、认真梳理知识。力学、电磁学等主干知识复习已结束,考生可以把这些方面知识认真梳理,多下功夫查漏补差。

2、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过程的分析。特别是计算题,物理情景多,过程复杂,要学会分步分析。这是提高自己的必经之路。

生物:要一字不落地吃透课本

合肥七中 丁慧

试卷分析

题量和难度都比较适中

内容覆盖面广,很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和时代要求,考查考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总体质量高,具有一定的导向价值。

题量和难度都比较适中。选择题共20小题,其中,1~5题考查必修1知识,涉及细胞膜的功能特点、不同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细胞的生命历程;7~11题考查的主要是必修2知识,主要有核酸的碱基之间关系、二倍体的减数分裂、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多倍体与单倍体、基因库与基因频率等;13~17题主要考查的是必修3,涉及人体的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群落演替、生命现象的各种体现等。另外,第6题综合考查了细胞的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知识,第12题与第18题均为实验方法的考查,第19题为选修3生物工程技术的知识,第20题综合考查选修1中微生物的培养与生物的进化相关知识。

非选择题6大题,分别考查与细胞分裂有关的探究实验、光合作用、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表达与基因工程的基本知识。

复习建议

课本中的插图不容忽视

对于课本的复习,不能仅仅局限于黑体字部分或者正文,而是要一字不落地吃透课本上的每一层面。除了正文,还包括问题探讨、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课后练习以及本章小结。

每一个层面都有必要精心掌握并灵活运用,例如技能训练或者课后练习的深入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次考试中的第2题即课本上课后拓展题的改编,第26题第(1)小题也是。

课本中的插图更是不容忽视,这些示意图不仅能够帮助你理解知识涵义,也是很多试题中图形曲线的原型。这次试题中最典型的体现就是第22题的光合作用示意图与第24题血糖调节的模型。

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常常会被有些同学所忽视,以为概念不会出现在试题中。其实正是基本概念不清,导致你可能在几个模糊的选项之间难以抉择。所以对于每一个概念知识都要多下功夫去研究,理解它的内涵,从而触类旁通。抓住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这些实验的理念、方案、设计思路与步骤等正是你实验思路的源头。

生物科学史与科学方法是新课标的指向,在这次试题(12、18两题)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