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节日礼仪 生产时序祈丰收
2011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事节日礼仪 生产时序祈丰收

 

我国古代按气候变化规律将农历一年分为24个节气。以这些节气为主体的农事节日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四季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为安排农林渔猎等生产过程提供了方便。张亚琴

立春节

饼与春卷几乎是人们对于立春唯一的记忆了。

夏历每年立春日,是为立春节。立春是华夏岁时之首。在迎春与鞭春活动中,芒神之祭不可或缺,东郊迎春时,人们向预先制作好的芒神祭酒,再拜。

古时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祭拜,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再拜。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亚献、终献,之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小泥牛,称“春牛”。送往各家,谓“送春”,而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

填仓节

有一种说法,过完填仓节,整个春节才算完全结束了。

填仓节的关键词就一个字:填。在民俗中的讲究是喜进厌出。所以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

填仓节妇女忌做针线活,怕扎了仓官的眼睛,那样就失去了仓神的保护。讲究在粮仓祭祀仓神,祭祀时间在晚饭前。先放鞭炮、焚香祭神,然后吃饭。饭后把“压仓”的砖石拿开,驱自家的鸡狗过去啄食,表示粮满仓囤,连鸡狗也能沾光的兆头。晚上,有些地方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即各种复苏的小虫蚁),发现得越多,兆头越好。

有的地方剪彩色纸片贴于门上,剪彩色纸葫芦贴于帽上,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可以除百病,四季平安。

中和节

中和节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后一日,就是众所周知的二月二(龙抬头)了。

中和节被称为太阳生日,以祭太阳之神、倡导农耕为主题。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分日祭太阳之神(太阳星君),秋分日祭太阴之神(月神)。唐德宗时设中和节,加入了祭日的内容。这也是唐德宗鼓励农桑,祈祷丰收之举。明清时期,每到这一天,皇帝都要举行隆重的“御耕”仪式,亲自扶一下犁以示重视农业,并象征性地赐给农夫百谷。在民间,亲朋好友则畅饮中和酒,祭日神,并互赠刀尺,勉励耕作。

太阳星君又叫炎火帝君,俗称“太阳公”或“日神”,为自然崇拜之神。太阳为众阳之宗、记岁时之准,而太阳为恒星,故以“星君”称之。

传统中和节要“献生子”,即民间以青色布囊装满百谷瓜果之籽实相互赠送,称为“献生子”;还要祭日神、吃太阳鸡糕、诵《太阳星君经》;中和节时,民间酿造一种“中和酒”,又叫“宜春酒”饮用。可惜制法已经失传。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