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礼不成中国,无节便无华夏。
千年风云,捍卫我们的不仅是勇士的刀剑,慎终追远的信仰坚守更奠定了华夏历经风雨日益深厚的文明。古国皆没,凡尘依旧繁华,在逝去的历史岁月间隙中,节日的痕迹清晰可见,而我们是否还牢记着,以礼为纸、以敬为笔?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透过这些从远古发展过来的礼仪,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起点的名字叫节气
天文、历法、数学、节气,这些词语的开端,写着节日的起源。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尤其是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全都和我们现在的传统节日牵连着。
应该说,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因为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礼仪内容的丰富与流行,是逐渐充实的。最早的风俗、礼仪活动,避免不了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龙图腾崇拜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古代吴越人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都要举行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活动,这种龙图腾崇拜是端午节风俗形成的渊源之一。
禁忌,上古先民的思想影响
在生产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当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便产生了许多禁忌和迷信观念。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放爆竹习俗原意是避山魈恶鬼,后来增加了祭祖、供神、团圆、娱乐等内容。最明显的例子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这三个节日原是以祭祖为源,以祭祖事鬼为主要节俗活动,所以又叫三“鬼节”。清明扫墓包含有怀念祖先,勉励后人之意。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的习俗。寒衣节时人们在祖先墓前焚化纸衣。
此外,许多节日都来源于宗教。比如说,十二 月八日的腊八节(佛祖成道日)。九月九日重阳节(斗姆星君诞辰日)。有些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被奉为神明加以崇拜和祭祀,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
唐代,佳节转型成娱乐
时间的跨度到汉代,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到唐代时期,节日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百姓爱玩爱乐的活动内容出现,成为一种时尚,至今流行。比如说,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变成了欢乐的象征;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游艺观灯活动;中秋节祭月变成了赏月;重阳节由登高避灾演变为秋游赏菊。在节日风俗的演变中,还增添了许多文化娱乐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等。节日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把节日民俗活动推向了高峰。
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
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特色,农业文化的延伸
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农作物安排的需要,节日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表现出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这从节俗活动中可见一斑。
如踏青节、清明节等节日活动都与祈求丰收有关。六月六日天贶节,不少地方农民为保护耕田要祭祀谷神。七月七日乞巧节,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妇女乞巧习俗,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八月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农民用新谷酬谢祖宗和家神。中秋节赏月、拜月、赏桂,有喜庆丰收的习俗。十一月“冬至大如年”,农民有看雪的习俗,所谓“一九雪,九九皆有雪”。大雪可冻杀害虫,来年农事丰稔。
礼仪,风俗与礼俗的结合
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如春节供奉祖宗牌位,寒食、清明扫墓,对待死者“事死如生”之礼在节日祭祖中得到集中体现。清明祭扫本来是民间风俗,唐玄宗时列入礼典,变成了礼俗。元宵节张灯风俗自汉代形成之后,历代都以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古代对节日风俗的倡导,把风俗上升为礼俗,加速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