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日,礼仪雅敬
2011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岁时节日,礼仪雅敬

 

生民之初,人们在严酷的天地间,在惶惶的敬畏中,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岁时节令的脚步,好能够顺应四时之变,不误农时采狩,以成万物之用。他们对天象地形,日月寒暑,昼夜幽明,阴阳消长,乃至天地人和都有着天生的悟性。

在这样的悟性之下,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那时,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信仰色彩浓厚。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元素,先秦时代大部分已经形成,当时的节日比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那么固定。

但我们的节日,最终蔚成一脉气象,被称作“岁时”文明。

如今看来,那时候没有趣味的春联,没有美味的饺子,没有别开生面的龙舟竞渡,然而中国的节日历史,经历了一个从虔敬到世俗的过程,岁时庆典中少了祭祀,而越来越多地以欢庆的方式来纪念。形形色色的故事传说、民风礼俗、外来文化填塞进了一个个岁时纪念日,形成我们民族特有的岁时华彩。

本期,我们走访了民俗专家牛耘、省民俗学会秘书长王贤友、省作协常务副主席许辉和著名作家陈家桥,听他们说说传统节日的礼仪规矩和江淮风俗。     张亚琴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