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把块钱为何让他丧失理智?
30年,他照顾瘫痪妻子不离不弃
3上一篇 2011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会一如既往地照顾好老伴,让她舒舒服服地走完人生的道路”
30年,他照顾瘫痪妻子不离不弃

朱瑞兵 记者 志强
 

在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提起安水村的时方法老人来,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30年来不离不弃地照顾瘫痪妻子,在村民中传为佳话。近日,记者来到时方法老人家。

推开一扇破旧的木门,院子正前方有一间用砖头砌成的小平房,院内西侧整齐地堆着一小堆枯枝,不远处是一口孤零零的压水井。“时大爷,时大爷在家吗?”喊声未落,小平房的门开了,走出来一位头戴黑色帽子、面容清瘦的老人,他就是时方法。

30年前,妻子下半身瘫痪

今年71岁的时方法,是埇桥区栏杆镇安水村村民,妻子张秀英今年69岁,夫妻俩育有一儿两女,以种地维持生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81年的一天,在自家楼上干活的张秀英,一不留神脚下踩空,当场从楼梯上摔下来。经医院救治后,时方法被告知:妻子经医院确诊为胸十二粉碎性骨折,大小便失禁,下半身瘫痪。

此后,照顾父母、孩子,伺候妻子、干农活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时方法一个人的身上,但他凭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和顽强的韧劲,一手撑起了不幸的家,挺了过来。

14年前,21岁儿子意外身亡

“屋漏偏逢连阴雨”,刚从打击中走出不久的时方法,却再次遭受命运的绞割。

1997年,时方法做电工的21岁儿子,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不幸身亡,留下刚满两周岁的小孙子。不久后,儿媳妇丢下孩子,自己一人离开了。“好在我还有孙子,他就是我生活的希望,这个家的担子我一定要挑下去。”一晃14年过去了,小孙子如今已经16岁,在栏杆技校上初三了。

让时方法夫妻俩欣慰的是,小孙子很懂事,每次从学校回到家就帮爷爷干农活,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不舍得吃,拿回来给爷爷奶奶分享。而且,他很少和同学出去玩,总在家陪奶奶说话,聊聊在学校发生的一些趣事。

照顾病妻30年,他坚定无悔

孙子日渐长大成人,但妻子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了,下肢已经完全萎缩。按照医生的嘱咐,时方法每天要给妻子做身体按摩,一天3次。由于在床上躺的时间太久,妻子经常出现便秘的现象。此后,时方法就格外注意妻子的饮食,早晨一般吃鸡蛋、稀饭或奶粉,晚上基本是汤或稀饭之类的易消化的食物。夏天炎热,时方法每天都给妻子擦洗身子好几遍,带她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冬天寒冷,他总是睡在妻子的脚旁,用自己的身体给妻子暖脚。

“这么些年来,他一个人真是不容易!”隔壁一位大爷告诉记者,时方法年轻的时候,曾经是工程师,妻子出事后,他就放弃工作,在家一心一意地照顾妻子。虽然家庭比较困难,但玉树、舟曲受灾时,他还主动捐了钱。

时方法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妻子,这样一过就是三十年。然而,在去年年底,经医院检查后,老伴张秀英患有脑瘤。“老伴的后事我也准备好了,老伴能活一天是一天,但我不能让孩子回到家觉得寒心。”时方法告诉记者,“我会一如既往地照顾好老伴,让老伴舒舒服服地走完人生的道路。”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