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马鞍山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下一步,马鞍山市在皖江城市带建设中将有哪些新举措?日前,马鞍山市市长张晓麟做客《两会高端访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三块“金字招牌”推进示范区建设
记者:一年来,马鞍山在推进示范区建设中采取了哪些新措施?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张晓麟:首先,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取得初步成效。对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进行了规划调整,概括起来就是大力实施“1255”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
其次,坚持重点突出,示范园区起步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其三,坚持主动承接。去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示范区、长三角成员、国家级开发区三块“金字招牌”,全面加大专业招商和专题招商力度,在台湾招商有新成果,开拓西部和东北招商领域有新成效。一些世界500强项目也相继签约落户马鞍山。
此外,我们始终坚持机制创新,在优化产业承接环境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把南京看成马鞍山的一个市场
记者:请问您对于马鞍山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思考?
张晓麟:省委领导特别是张宝顺书记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指出,马鞍山在皖江城市带中要做箭头,马鞍山在融入长三角中要带头。对此,我们将从“高”、“快”、“实”三个方面入手。
所谓“高”,就是调高标杆,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力争目标概括为“124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00亿元,综合实力居全省前三强,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所谓“快”指速度快;“实”就是把工作做实。
未来的马鞍山,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产业发展格局。
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把城市做精做美做到极致。加强与南京的合作与对接,大力开拓南京大市场,在融入区域经济中争取更大作为,把南京看成马鞍山的一个市场。
将马鞍山建成中国最好的城市
记者:马鞍山作为皖江城市带对外开放的“龙头”、安徽东向发展的排头兵、长三角的新成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的轴头,那么它到底有哪些比较优势?
张晓麟:虽然我到马鞍山工作时间不长,但感觉到马鞍山是个非常好的地方,比较优势十分明显,比如说:区位交通、产业、科技、文化、自然、成本等多方面的优势。
在区位交通优势上,马鞍山是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毗邻南京,临江近海,承东启西,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最佳交汇点。
产业优势方面,马鞍山是因钢而建市,工业占经济总量六成以上,全市已形成钢铁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六大优势主导产业。
科技优势方面,马鞍山现有安徽工业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所,拥有中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3所、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等。
文化优势上,马鞍山是一个移民城市,又是一个文人墨客相对集中的地方,文化底蕴特别深厚,它还是全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
此外,自然优势、成本优势,马鞍山都非常显著。因此,我们正在致力于把马鞍山建成一座安徽最好的城市,中国最好的城市。
2012春节前让安置居民进新居
记者:马鞍山在大发展过程中,去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迁,自然形成了大量群众需要安置。据我们了解,您把安置房的建设列为工作重中之重。
张晓麟:人民安居才能乐业,所以一定要让因拆迁需要安置的群众尽快住进新房,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安置房的建设,因此我们学习了合肥,很多工程都是24小时昼夜施工。现在马鞍山凡是具备晚上施工条件的项目都在行动。我们的目标是在2012年春节前,让所有的拆迁安置居民住进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