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四成的央企净利润民众能分享几何?
“补贴机关幼儿园”还要到何时
堪比春晚的富豪生日宴让人纠结
莫因“节日红包”落陷阱
以裸炒作无罪, 刀戳社会底子缺德!
下一篇4 2011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增长四成的央企净利润民众能分享几何?

刘纯银
 

国资委日前发布的信息显示,2010年1~12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6968.9亿元,同比增长32.1%;上交税费总额14058.2亿元,同比增长27.7%;累计实现净利润8489.8亿元,同比增长40.2%,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21.5亿元,同比增利1500.1亿元,增长36.4%。(1月22日《人民日报》)

作为全民所有的央企,其净利润增长四成,应该是令老百姓高兴的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年来,央企并没给公众留下什么好印象,甚至还有人说央企存在“与民争利”现象。

尽管央企已从2006年开始缴纳利润,但与其庞大的收入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况且,在2006年之前,所有央企根本没有缴纳过一分红利。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不少央企一遇到亏损,不是从管理、创新上找原因,而是向上级哭穷,一方面寻找各种理由把亏损成本推向了国家和社会,另一方面找专家开始为“涨价式扭亏”论证合法性。于是,在“扭亏”的名义下,下岗分流、剥离不良资产、对企业进行补贴、提供优惠、上调价格等措施轮番上阵。难怪有人担心部分央企从国家得到的红包数额,恐怕已经超过他们上缴的利润了。

正如网友评论所说:面对巨额利润,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央企应该适当降价、让利于民。更何况,大多数央企所取得的优异业绩并不是全靠员工艰苦奋斗和积极经营所取得,而主要是靠国家政策下的垄断经营获取的。所以,这种利用国有资产、靠国家分配政策得来的利益,理所当然让广大百姓共同分配,而不应该只由少数人享有。

“最赚钱央企”何时能成为“最惠民央企”?全体社会公民正翘首期盼!希望央企能顺应民意,别再满足于每年上缴税金和15%利润。更不能以此作为自己的业绩,企图蒙蔽公众的眼睛。尤其在央企垄断地位暂时无法打破的现实情况下,一方面要算好央企投入产出的明细账,给全体公众一个明白;另一方面,要打破行政垄断,形成良性竞争,真正实现让利于民。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