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傈僳族能呼风唤雨?
2011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奇异傈僳族能呼风唤雨?

 

一说起云南,大家就会想到昆明、丽江、怒江大峡谷等,其实在一些我们很少听过的地方,还有很多神秘现象没有被我们认识,其中有一个地方生活着一个奇异的民族:傈僳族,他们能上刀山下火海,还有一个神秘的本事:呼风唤雨。这是真的吗?

摘自《探索发现》

采药人有了“呼风唤雨”的神奇力量

在云南的怒江州,神秘的怒江大峡谷,居住着一个奇异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傈僳族。

傈僳族人生活在山区,他们能上刀山下火海,甚至还能呼风唤雨。传说很多年前,有一个上山采药的人,深入高黎贡山寻找草药,靠一把砍刀开路,走了一天,来到了一个湖边。就在这个湖边,采药人惊奇地发现,自己突然拥有了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呼风唤雨。因为只要他在这个湖边大声喊叫,湖边就会飘来一阵云雾,然后开始下雨。后来人们给这个神秘的湖起了个名字,叫做听命湖,意思就是能听从人们命令的湖。

传说终究是传说,听命湖山高路远,没有几个人去过那里。而在听命湖边到底能不能呼风唤雨,很多人没有听说,更没见过,只有去过那里的人言之凿凿地确认,只要站在听命湖,他们就可以呼风唤雨。为了见识一下神秘美丽的听命湖,解开人们呼风唤雨的谜团,我们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组建了一个临时探险队,决定进山一探虚实。

亲历听命湖

我们要去的地方在高黎贡山海拔3400米左右,距离我们上山前住的片马小镇18公里山路,虽然不太远,但是路很难走,全都是山路,爬山,对于我们这些平时很少锻炼的人来说是一个难题。

要找到神秘的听命湖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经历迷路以及无数次的摔跤,终于在当天晚上的12时走到了听命湖。因为在漆黑的夜里,到了湖边找不到方向,我们就大声地呼喊向向导求助,这一喊不要紧,一会儿工夫,也就三五分钟,就下起了一阵小雨,把我们淋得浑身湿透,可是抬头看天,天上竟然是繁星点点,这个经历实在是让人难忘。这听命湖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也不知道那天夜里的雨是不是由于我们的呼喊引起的,难道真的就像传说中的那样,我们都能够呼风唤雨吗?

天终于亮了,我们来到湖边,开始大声呼喊。这时的天空,竟然是蓝天白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

我们不停地喊,山谷里还能听见我们呼喊的回声,嗓子都喊哑了,也没看见一丝雨滴落下来。就在我们万分失望的情况下,奇迹发生了。我们的喊声刚停下来没多久,就看见湖对面的山冈缺口处飘来一团云雾,这团云雾慢慢涌来,笼罩在湖面上,大约过了10分钟,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

等到云开雾散,雨也就停了。

不过,这小雨真的是被我们喊来的吗?难道山里的雨都能听懂人的语言,听见我们的喊声就来热闹一下吗?当然不是,这种神秘现象应该有更科学的解释。那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下雨呢?

声波扰动可引发下雨

我们平常见到的下雨,是这样形成的。首先要有一块充满水汽的云彩飘过来,然后云彩遇到一股气流,使云彩不停地运动,云彩内部的水汽在运动中遇到灰尘之类的凝结核,在高空低温的状态下,形成了小小的冰晶,这些冰晶不断碰撞、长大,最后云层托不住了,他们就掉下来,变成液态的水珠,形成降雨。

人工降雨就是利用了冰晶凝结的原理,在有云层的情况下,向高空播撒干冰或碘化银等冷云催化剂,加速水汽的凝结,增加云彩里的冰晶数量,促发降雨。

在云南高黎贡山区,空气湿润,山里常年云雾缭绕,这样的条件满足了下雨所需要的条件之一:充足的水汽。可是,我们来到听命湖,并没有向高空播撒碘化银,只是大喊几声,为什么也能下雨呢?难道声音也能起到碘化银的作用吗?我们的喊声是怎样影响到天气的变化的呢?声波真的能引发空气的振动吗?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在一个空气流动很小的房间里我们点上香,可以看到烟雾是笔直的,这时我们在旁边放一个鞭炮,就能清楚地看到烟雾受到振动发生了变化。这个实验说明,声波可以引起空气的扰动,从而产生气流的碰撞。在听命湖,我们发出的声音就起到了扰动空气、加速空气对流的作用。

既然声波就可以引起空气对流,那么是不是在我国南方的很多湿润地区,不论海拔高低、城市乡村,只要我们喊上几句,都能产生听命湖这样呼风唤雨的现象呢?

临界状态是关键

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毛节泰告诉我们,听命湖的环境清洁、单纯,保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容易受到声波扰动影响,而其它地方并不是处于临界状态。

在人类活动较多的地区,有太多复杂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天气。在一些多云的天气里,虽然我们感觉到云层很低,但是我们发出的声音也不足以引起下雨,这是因为我们平常所处的环境并没有处在下雨与不下雨的临界状态。

而在听命湖,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这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丰沛,就是我们不喊,山区也是常年雨水不断,局部气象一直保持在一种不稳定的临界状态。

什么是临界状态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吧。这是满满的一杯水,虽然很满但是还没有溢出来,这就是临界状态。这时我们再往里加一滴水,或者是轻轻晃动一下杯子,水就会溢出来。听命湖的下雨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容易受到干扰,但是我们的声音跟雷声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这么小的声音也能影响到空气的对流吗?为了解开这个疑惑,我们爬到听命湖的高处,观察听命湖完整的地势后发现,原来听命湖坐落在大山深处,四周都是高山,这样的环境能起到汇聚声音的效果。

可是,我们在听命湖的呼风唤雨是不是巧合呢?会不会是因为山里空气湿润,正好在我们喊叫之后,碰巧下起了雨呢?为了解开这个疑惑,我们又在湖边开始了呼喊。

这时的时间是上午10时,喊过以后12分钟,云雾慢慢飘过来。16分钟以后,下起了小雨。我们又接连喊了两次,每喊一次,就有云雾飘过来,然后下小雨,真是屡试不爽,只是每次下雨的强度不同。我们的喊声越大,云雾就越多,雨点也大一些。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黄美元说,声音经过地形的放大,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扰动空气产生对流。

在群山环绕之中,我们的呼喊声被山峦放大,从而达到了扰动空气的作用,使听命湖上空的气流碰撞,产生雨滴,这就是听命湖呼风唤雨的秘密。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