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拨动了菜价的神经?
2011年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白菜五分钱一斤没人要、乌菜批发价跌到最低谷
谁拨动了菜价的神经?

记者 宛月琴
 

两个月前,蒙城马店蔬菜基地负责人崔振生每天都能接到各地客商的预订电话;两个月后,他却一脸愁容:白菜产量翻了一倍,但却卖不动,“已经一个礼拜没见半个收购商了。”

而在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一位老批发商也坦言,进入新年以来,两个月前一直“疯涨”的叶类菜批发价格,跌入十几年来同期最低谷。

一面是百姓菜篮子的平稳,一面是蔬菜种植户的积极性;一会儿是菜价“一路飙升”,一会儿又是“跌破极限”。究竟是谁拨动了菜价的神经?

零售 一个月菜价“打了对折”

“一两个月以前,青菜卖到了1.5~2.0元/斤,现在便宜多了,8毛钱一斤”,昨天上午9点左右,曙光路菜市场蔬菜摊主杨师傅告诉记者,跟前段时间比起来,菜价确实回落了很多。

上午10点左右,记者从合肥三孝口七桂塘菜场了解到,相比一个月前,降价幅度最大的莫过于叶类菜了,大白菜、乌菜、青菜价格都跌破“1元”,大白菜普遍在0.6元/斤,乌菜和青菜均保持在0.8元/斤。此外,像芹菜、茼蒿、西红柿、茄子的价格都出现了下降。其中芹菜由原来的3~3.5元/斤降到2.5元/斤,茄子从2.5元/斤降到2元/斤,西红柿也从3元/斤降到了2元/斤。

曙光路菜市场的一位摊主甚至还打出“优惠牌”:“青菜8毛一斤,多买点7毛也行。”

批发 跌入十几年来“最低谷”

零售价降了,是因为批发价较以往便宜不少。

周谷堆农贸批发市场信息分析员李涛告诉记者,这段时间,菜价回落主要是因为近期天气晴暖,蔬菜供应量充足。同时,国家近期出台的稳定物价措施减少了一些中间环节的费用,也起到了稳定菜价的作用。

“但现在,市场上的不少菜价已经降到了同期最低谷”,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经营户张大海做蔬菜批发生意已经整整23年了,在他的记忆里,十几年来,叶类菜的批发价格从来没有这么低过。他拿乌菜打了个比方。“去年,乌菜的批发价在每斤1.8元~2元,而现在每斤只有0.2~0.3元。”

另一家批发户彭军也介绍,每年到这个时候,本地菜“生猛”上市,确实是叶类菜价格比较低的时候,但低到这种程度真不多见。

供应 “白菜五分钱一斤没人要”

“前几天大圩的白菜五分钱一斤都没人要”,批发商彭军无意间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

而崔振生所在的蒙城马店蔬菜基地,是皖北地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地,今年的白菜种植面积超过一万亩。“今年天气一直都好,雨雪下得少而晚,白菜像疯了一样猛长”,崔振生介绍,原先他们预计白菜的产量最多超过三万吨,结果却“蹿”到了五万吨。

产量增长了,价格却“直线下滑”。崔振生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他们基地的白菜价格在一斤0.25元左右,而现在价格在一斤0.15元。

即使这样,已经连续一个礼拜没有客商来收购白菜了,他们余下的1万吨白菜正“苦无出路”。而在两个月以前,基地的白菜尚未大面积上市时,他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客商的电话预订,甚至是山东客商。“那时正好韩国出现泡菜危机,白菜出口很吃香”。

“也没隔多久,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两重天呢?”崔振生担心,再这样“卖不动”,基地蔬菜种植户的积极性会越来越低,白菜种植的面积就会继续缩水,如果形成恶性循环,明年的白菜价格说不定又要“疯涨”。

专家 政府应“抚平”价格大起大落

一会儿是菜价“一路飙升”,一会儿又是“跌破极限”,究竟是谁在拨动着菜价的神经?

采访中,很多菜农和蔬菜经营商都表示,前段时间国家调控农产品的举措纷纷“发威”,特别是开辟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后,对降低农产品价格的见效最为明显。但除了这些运输成本之外,价格影响因素还有很多。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江激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本因素、人工因素以及游资炒作都是农产品价格“推手”。但长远来看,菜价上涨是必然趋势,因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加入到城市群体,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人数将不断降低,包括各种成本上升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价位将长期处于上涨的趋势,但价位的“大起大落”肯定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安徽财经大学教授李纯英则认为,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使农产品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而不是暴涨暴跌。当前的农产品流通是大范围、长链条的流通,在这种格局下,覆盖全国范围、贯穿整个产业的信息披露至关重要,有关部门要及时统计相关信息,并将一些预测性信息及时反馈给菜农。此外,流通领域环节太多也导致价位的走高,政府应该加大对流通领域的监管。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