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这个人专骗“老外”的钱
夫招赌 妻抽头 儿望风
老板被抢劫,伙计竟然是“卧底”
宿州泄漏事故已出院20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这个人专骗“老外”的钱
合肥首起网络跨境诈骗案嫌犯受审
记者 宋才华
 

星报讯 仅初中毕业的王某,因无力归还赌债,雇用大学生,通过网络诈骗手段,将黑手伸向了大洋彼岸的“老外”。近日,王某因涉嫌合同诈骗罪,站在了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面对确凿证据,王某低头认罪,并表示愿意赔偿受害人全部款项。

案情:两度跨境诈骗10万余元

王某是肥西县的一名农民,看到网络诈骗来钱,债台高筑的王某便打起网络的主意。

2009年8月,王某假借“安徽某某贸易有限公司”和“孙某某贸易有限公司”两个他人工商执照之“壳”,申请加入阿里巴巴国际网站平台,并花钱做了虚假的营业执照,成为该网站黄金认证会员。此后,王某在网上以虚构的贸易公司名义开设货物交易网站,标上超低的市场价进行出售,“钓”买家上钩。

2009年9月28日,一名塞浦路斯人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网站,与“安徽某某贸易有限公司”签订2.9万元的购买合同。收到货款之后,王某以各种理由敷衍拒绝发货,并停用原有联系方式。

同年12月,一名叙利亚人也中招,被骗8万余元。

警方立案展开侦查后,在阿里巴巴的积极配合之下,很快便成功破获了这起网络跨境诈骗案。2010年1月,王某被合肥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经合肥市人民检察院批准,2010年3月执行逮捕。

支招:网上交易全程都要警惕

在面对公诉方所指出的犯罪事实和多达近百页卷宗的各项证据时,王某低头认罪。但就在此时,庭审现场突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被告辩护律师突然拿出黑色塑料袋包裹的一大捆钞票放在桌上,庭审现场一片哗然。“我们把钱都带来了,我们要全部退给受害买家。”原来,王某早就做了充分准备,但为时已晚。

随着网购越来越普遍,不少不法分子看上了这一“发财”良机,客户稍有不慎便会中招上当受骗,为此,阿里巴巴公关部经理马滢表示,她希望借助本报提醒广大读者朋友:在交易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警惕,尽量识别卖家是否具有专业的第三方认证资质以及第三方支付担保服务,避免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马经理表示,客户在交易前,必须做到调查公司的资信,同时避免低价格陷阱,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直接转账。交易完成之后,一定要保留全部的网上交易证据,包括:Email、阿里旺旺等聊天记录、电子合同等等。

另外,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应立即报案,涉及境外的,大家可以向所在国的大使馆报案或通过代理律师、朋友等,向供应商当地的公安局报案。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